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世界向左轉 熱捧《資本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16]
放大圖片

——自由經濟危機叢生

 次貸觸發的美國金融危機蔓延全球,令自由資本主義受到廣泛質疑。在德國,被西方視為資本主義社會「病理學家」的馬克思,其著作《資本論》成為今年聖誕節的最佳禮品,銷量比2005年增加兩倍,人們希望從中汲取到一些解決危機的經驗。

 約150年前,德國思想家馬克思在英國開始寫作他的驚世巨著《資本論》。這本曾經風靡全球的馬克思主義「聖經」,在德國的書店經過30多年的冷落後,在金融海嘯中再次成為暢銷書:新一代的人都希望多點了解左翼思想如何解決自由市場危機。據悉德國財長施泰因布呂克及法國總統薩科齊也正在讀《資本論》,甚至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斯也發表評價說:「長久以前,馬克思就窺探到了資本主義的運轉之道」。

「資本主義自取滅亡」 雷曼是例子

 《資本論》指出,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固有產物。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家進行盲目競爭、追求利潤最大化和資本積累,然而信貸和生產的擴張是互相衝突的,最終導致利潤下降,出現經濟危機。危機之後,生產重組,並推動國家修訂貿易、金融和投資法規。

 時至今日一場金融海嘯,人們又再次察覺到自由市場的弊病,呼籲政府加強監管之聲不絕於耳。的確,金融海嘯就像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說的翻版:「資本主義家剝削工人階級,並從中致富」,令人聯想起金融機構高層坐擁巨額花紅的故事;「資本主義注定毀滅,它必被自己的重量所壓倒」,雷曼兄弟就是一個好例子。

 事實上,20世紀至今的歷史表明,全球經歷了多次經濟危機,但再多的補救措施仍無阻危機重臨。可見,要徹底擺脫周期性經濟危機這種資本主義的宿命,只有從制度上改革,或者現在正是時候,將馬克思的理論從書庫中拿出來,重新思考一番。 ■《解放軍報》/《愛爾蘭時報》/《泰晤士報》/《中國青年報》

馬克思救了奧巴馬?

 美國候任總統奧巴馬年少時曾陷入種族身份危機,令他一度沉溺於毒品,後來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給了他慰藉和自身價值。宣揚黑人種族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牧師戴維斯、20年來亦師亦友的「精神導師」賴特等都曾影響他接受一些馬克思主義思想。

 奧巴馬在此次大選中曾發表「傳播財富」等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言論,得到選民的肯定。看來馬克思主義不僅令他振作,還令他在政治上獲得更廣泛的共鳴。  ■綜合報道

140年前著作成功預言全球化

 《資本論》是德國思想家馬克思在1867年寫就的一本經典政治經濟學巨著。馬克思在書中深刻地闡述了勞動價值論,提出了「資本家掠奪工人的剩餘價值」,向人們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規律及其內在矛盾。

 在這個基礎上,馬克思預言了一個由「金融資本統治的世界」。馬克思認為資本自我膨脹的結果,將會導致資本本身脫離實際生活邏輯,最終只會危及自身。《資本論》亦成功預言了全球化經濟。馬克思寫道:「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又指出全球化下,最終會令各國的民族工業被消滅。 ■綜合報道

馬克思故鄉 觀光客激增

 190年前,馬克思生於德國西南邊陲小城特里爾市,隨著《資本論》再次受到讀者歡迎,特里爾成為歐洲最炙手可熱的旅遊目的地。

 特里爾市旅遊局市場主管艾倫特說,今年到馬克思家鄉觀光的遊客急增至4萬人,來自中國的遊客就有1.2萬,讚譽馬克思主義的遊客不計其數。該市的新聞發言人蘭佛表示,今年是馬克思逝世125年和誕辰190周年,特里爾將籌辦紀念活動,相信會吸引更多遊客。有「德國新電影之父」之稱的著名導演克魯格正準備將《資本論》拍成電影。

 馬克思的《資本論》經歷長時間的沉寂之後,在今年夏天一躍成為德國暢銷書。有媒體笑稱,如果馬克思還在世,書的版稅收入就會讓他輕鬆進入《福布斯》富豪榜。 ■《重慶晚報》/《東方早報》

英報:資本主義離崩潰還遠

 金融海嘯下各國政府急急草擬救市方案,爭先恐後地將私有企業國有化,不少論者大呼資本主義將亡。英國《泰晤士報》日前依據共產主義之父——馬克思的預言,探討資本主義制度離崩潰還有多遠。

 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預示了世界經濟在資本主義破產後,勢必走向共產主義的「理想國」,並列出這個「理想國」的10大特徵,分別是:徵收高額累進稅、通過國家銀行將信貸集中在國家手裡、教育免費及廢除童工、工農業實行計劃經濟、廢除土地私有制、廢除繼承權、沒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亂分子的財產、交通運輸業國有化、成立工農產業軍、以工農業相結合逐步消滅城鄉對立。

 《泰晤士報》指,以現在的歐美國家為例,這10大特徵中只有首3.5個勉強存在,顯示若按照馬克思標準,西方資本主義世界距離共產主義「理想國」尚遠。  ■《泰晤士報》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