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1月1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中國沒有科幻大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1-16]
放大圖片

中國何時始有凡爾納般的經典之作?照片由作者提供

黃仲鳴

 神七飛上天後,內地關心科幻創作的人紛紛發出呼聲:為甚麼中國沒有科幻大師?有報紙還作了一項調查:逾六成六的人認為中國科幻文化與航天大國地位不相稱;逾五成七的人認為中國既要有飛天的航天員,也要有世界級科幻大師。

 有人慨嘆,中國不僅缺乏科幻大師,甚至連一支像樣的作者隊伍都沒有,科普、科幻期刊同樣聊勝於無。在八○後作家、青春派作家竄起於中國文壇時,不是言情,不是奇幻,就是武俠,卻沒有真正的科幻作家。

 奇幻不同科幻,科幻是高科技時代的文化語言,有推知、預測未來的能力;它是建基於科學的,並非憑空亂作。

 前些時,在內地書肆看到一套最新的倪匡科幻作品集,這又是盜版之作。倪匡科幻在內地受歡迎,那是事實。但有人說,他寫的不是科幻,是奇幻。我認為,倪匡的作品中,既有科幻的,也有奇幻的。一九八○年,他接受杜南發訪問時,便計劃寫一篇《後備人》或叫《配件》的小說,即是由無性繁殖出一些後備人,在生理上和正常人完全一樣,只是沒有教育,變成沒有思想的人,成為正常人有病時、有需要時的「配件」。這就是基於科學的想像。倪匡這個想法,後來有齣西方電影《謊島叛變》,講的就是「後備人」的故事。

 方今中國文壇,科幻在小說這塊園地確是凋零得很。若尊倪匡為科幻大師,相信他也會「哈哈」大笑起來。

 記得,少年時代即鍾情於法國作家儒爾.凡爾納的《八十天環遊世界》、《地心探險記》、《海底兩萬里》等科幻小說,直看到廢寢忘餐。近日重看《海底兩萬里》,一開篇就氣勢迫人。一條類似獨角鯨的巨大怪獸,興風作浪,弄沉了不少艦船。主人翁受邀上獵捕船去追蹤和消滅這頭大怪物,結果跌落水中被「大怪物」救起。原來所謂「大怪物」,竟是一艘潛艇。船長尼摩邀請他與一眾俘虜做了一次海底旅行,途經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極和北冰洋。看到了無數珍奇的海底植物,見識了海底的洞穴、暗道和遺址。十個月的海底旅程,驚心動魄。最後到達挪威時遇到大漩渦。主人翁和伙伴們險死還生,而船長和潛艇,則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凡爾納生於十九世紀,沒有受過專業的科學教育,也沒有長途跋涉到全世界旅行過,他的科幻小說,只藉一點的科學知識,展開想像的翅膀,來書寫他的小說而已,故事合理、邏輯嚴謹,情節吸引。同樣,倪匡也沒有足夠的科學知識,想像力卻不輸於凡爾納;但下筆卻嫌粗糙,往往流於虎頭蛇尾;但他說故事的本領高強,一開首就能抓住讀者的眼球。我常想,倪匡肯如金庸般一修、二修、三修若干作品,應可登科幻大師之列,可惜,他既不肯又不願,奈何!

 中國要找一個凡爾納,或者阿西莫夫,不知要到何時何日也!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