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惠芬
文、圖:嚴豔芳
談起少數族裔,必然會令人想起膚色與種族的歧視。不少專門機構,做過不少調查得出相關的百分比或數據,總掀起歧視問題的浪潮。但數字又能代表甚麼?與其單看數據,不如見證他們的生活和經濟情況──他們是如何融入香港這個社會?離鄉別井的他們又是怎樣尋求心理上的滿足?
香港融樂會倡議總監王惠芬,一直為南亞裔人士爭取公平待遇,讓他們更能融入本地社會。在採訪的過程中,記者每看到她敘述一件對少數族裔不公的事時,都顯得十分激動。當提及少數族裔的教育問題,她更有一肚子氣,指從學位不足到中文教學,南亞裔一直都遇到不公平的待遇。王惠芬稱,在港的少數族裔擔任低技術和低收入職位比例偏高,這代表他們的能力低嗎?離鄉別井注定要比人窮?原因,很多人都說得出,但要改變,也不能一蹴而就。
因此我們要多認識他們,而不只是認「色」。
工作──融入香港社會
香港有約38萬非華裔人士,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五,當中有25萬是僱傭,可以以24小時候命來形容他們的工作。王惠芬激動地形容:「他們的生活情況很差,有些僱主不讓他們用家裡的廁所、浴缸,不許他們同桌吃飯,甚至要他們吃剩下的。有些大廈的管理員見到他們進入公共廁所洗澡,要他們交下10元才讓他們進去。」
王惠芬說:「近年印尼傭工數量上升,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薪水比菲律賓傭工要低,語言能力較優勝,可以與老人們溝通。最重要的菲律賓的人權意識較重,可是印尼傭工即使受到僱主剝削,也不會爭取自己的權益;一旦被解僱,則需要在兩個星期內找到工作,否則要被遣返回國。而且如果要讓中介公司介紹工作,則要付上七個月的薪水。」
他們工作的確賣力。記者曾經在雨天,看見一名菲傭為坐在輪椅的婆婆打傘,自己卻全身溼透。
假期──單色匯聚
「他們是一群快樂的傻瓜。」王惠芬說,儘管貧窮,遠離家鄉,但南亞裔人士每逢星期天或者其他節日,都會一起聚餐,談天說地。記者走訪了荔枝角公園和銅鑼灣的怡和街,這裡聚集著同一膚色、同一語言的人,這些地方便是他們的天堂。相比自己的僱主,這裡有離鄉背井的「親人」;相比沒有溫暖的房子,這裡有紮根的情結。他們圍在一起,或吃著擺放在地面上的熟食,或相互給對方塗指甲,或盡興地打著紙牌。讓人感覺他們是無憂無慮的,是很幸福的。當然事實又不盡如此。
這一群人,同一時間,同一個星期唯一的一天。他們是「快樂的傻瓜」,擁有同樣膚色的他們歡聚一起,忘記煩惱,忘記貧窮,忘記壓抑。
教育—不能助脫貧
每年政府不斷加重教育開支,令市民素質有所提高,經濟不斷增長,教育可謂一座城市以至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
按理教育本應能幫助脫貧,但對生活於香港的少數族裔來講並不是那麼一回事。王惠芬說:「即使讀到中學也學不會幾十個中文字,如果考試不及格,老師只會怪他們不用功,很少去找出真正的原因。」
香港回歸以後,對中文的重視程度加深,許多文件附有中文;但在教育方面,卻沒有好好地把南亞裔學童的中文程度提高,為他們提供適合的配套,對於他們來講,只不過是在學習「天書」。當他們升不了學,到社會工作時連一張簡單的履歷表也看不懂寫不出的時候,只好退其次做一些低技術低工錢的工作,所以他們的貧窮一代傳一代。
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講,認識和認「色」並不重要,但對於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來講就顯得特別有意義,正由於這些不同膚色、不同文化的少數族裔,才顯得香港是一個文化多元化的載體。要認識香港,就要認識為香港添色的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