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靜晶
閱報看到一篇文章,頗有意思,乃是作家可洛呼籲,勿濫用「罐頭語言」寫作。罐頭,乃是前人精簡撮合的標準詞語,譬如「心急如焚」和「舉步維艱」之類。把這些現成的四字方塊拈來,砌好一篇文章,且就把自己的意思表達了。罐頭雖是現成又方便,卻欠缺風味,更乏新鮮。寫作,該是「用自己的話」來表達,不管文字優美或拙劣,至少也流露出一份真實情感。
這種批評,不獨適用於寫文章的人,使用罐頭也非只見於學校老師向學生的灌輸……請看,商家和政界,不就是以不良食品荼毒下一代的最大元兇嗎?
每進入商舖,店員就必定打開一個「罐頭」來奉客。不經大腦的對白,自動會從嘴巴吐出︰「有咩幫到你?」這無疑是從英語「What can I help you with?」直譯過來的,是過期的舶來罐頭,卻也不先細心想一下,是否符合本地的「飲食文化」。雖云是服務行業,但又非濟世扶貧,試問這「幫」字何來?一買一賣的交易,客人又何須你幫助甚麼?這口吻,恰似是誘人借貸的財務公司。既是如此,是否該答一句︰「借十萬銀來給我好嗎?」
一次購物,盡嘗「罐頭」大餐,隨之而來的,還有︰「隨便睇,隨便揀(或者『慢慢揀』)。」這句話,倒也沒有甚麼大問題,因為根本就沒啥意思。試問,除了是旨在「涼冷氣」的閒人,那些有心購物的顧客,自必然會隨意選購,又何需刻意從旁不斷重複催促?這類「唸口簧」式語言,和看見別人吃飯時問之「食飯呀?」一樣,毫無營養價值,只是填充大氣空間的無聊發聲。
這也許不是店員的錯,大概是培訓主管或上司規定他們要找點甚麼來說說。香港的文化,往往是忌諱dead air的死寂,而不介意廢話。真正需要的,其實也不過是一句「歡迎光臨」罷了。
要論程度之嚴重,卻是誰也不及政府。高官個個都是很盡責的罐頭推銷員,而他們絕不孤獨!著名的官方罐頭產品就有——「只是個別事件」、「政府十分關注」、「現階段無計劃就×××」、「將會加強」、「密切留意事態進展」、「將會就×××進行研究」、「盡最大努力」等等。這些話並沒帶有甚麼有用資訊,有的所講只是政府之基本責任,亦有的則是人人皆知的空廢論述,連普遍罐頭食品都會有的味精成分,也都欠奉!好些市民政治冷感,實在難怪,天天吃沒味道的食物,導致感官遲鈍亦是無可奈何的事。
精煉的四字詞語,比起來猶算是高品質之罐頭,至少內涵飽滿,缺點不過是欠缺特色。政府公告所硬銷的,卻是數十年沒轉換新款的過期罐頭。官腔的氣味,就正是發腐的壞罐頭所散發之氣味。要解決香港下一代中文水平下降的困境,大概該先整頓這所最大的「罐頭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