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讓更多國民遠離鬱悶擁抱幸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12]

張智新 首都經貿大學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改革開放3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7%,對外貿易年均增長17.4%,目前分別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和第四位,人民生活總體實現了小康。對於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世界為之矚目,國人更是有目共睹。

為何幸福感不升反降?

 毋庸置疑,對於國家實力、地位的顯著提升,特別是對於自身生活水平的大幅改善,人民群眾的滿意程度總體上也是不斷上升的。然而,應該承認,人們的幸福感卻並未像經濟社會發展那樣持續上升,更沒有像GDP、外貿等經濟指標那樣高速增長;相反,近年甚至呈現諸多下降的苗頭和趨勢:「心煩」、「鬱悶」等位居使用頻率最高的社會流行語之列,抑鬱、焦慮、孤獨成為日趨常見的心理狀態,壓力、失眠、亞健康也成為城市貴族們的新麻煩,民謠、順口溜、手機段子傳遞著牢騷、諷刺甚至怨恨……與經濟社會持續前行相伴隨的是,社會上「端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憤憤不平者,已不在少數。

 國民幸福感沒有隨經濟發展而上升,甚至出現逆向下行,不獨中國如此,其實是世界的普遍現象。對此,也早有專業研究解釋。1974年,經濟學家理查德.伊斯特林在對幸福感的研究中認為,雖然用以滿足基本需求的經濟能力很重要,但額外的收入不一定使國民感到更加幸福。也就是說,這裡存在一個臨界點,從這個點開始擁有更多金錢不會提高幸福水平。這個觀點被稱為伊斯特林悖論,迄今一直不容置疑。中國目前正處於甚或超越這一臨界點,經濟成長和收入提高並不意味著幸福感增強。

 同時,還有研究表明,一個國家人均GDP從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間,正是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遷,各種社會矛盾集中爆發的時期。快速發展的中國恰好處在這一發展區,社會的急劇轉型和矛盾的錯綜複雜,正是國民幸福感與經濟社會發展逆向而行的時代背景。

 要在繼續深化改革開放中提升國民幸福感,政府的理念轉變、體制改革,乃至整個政治生活、生態的演進無疑最為關鍵。

要高揚民生幸福政治

 過去30年,我們政府逐步從全能政府轉變為強勢的有限政府,我國政治也由革命政治、運動政治轉向GDP政治、合法性政治。在實現國家經濟崛起的同時,民眾對政府的滿意度總體上不斷提升。今後30年,中國將由小康邁入中等發達,要讓這種執政合法性得以繼續鞏固和增強,就必須讓發展成就及時轉化為民生福祉,讓發展指標有效轉化為為國民幸福感。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讓我們的政府要盡快從經濟建設型真正轉變為公共服務型,我國政治也要從GDP政治、合法性政治轉向民生政治、幸福政治。

 如此才能讓各級政府和廣大幹部的視野和關注焦點中,不僅有GDP、財政收入、經濟開發,更有環境保護、社會誠信、分配公平、安全秩序等;在制定和實施各項公共政策時,和諧、公平、民主、信任等價值目標才能被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使得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逐步縮小,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平衡,公共事業和社會保障進一步完善,社會精神文明和道德水平進一步提高……最終,才能讓民眾實實在在地體會到經濟進步、社會發展帶來的幸福美好。

 許多有識之士曾指出,中國在實現大國崛起、民族復興的過程中,應該逐步放棄歷史悲情,及早培育起開放、自信、寬容、負責的大國心態。同理,我們的政府和社會,也要繼續以過去30年改革開放中發展經濟的拚搏精神,全力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讓有幸身處大國崛起、民族復興歷史進程中的民眾,都能最大限度地遠離鬱悶、擁抱幸福。

 畢竟,鬱悶是對發展的負面反應,國民幸福才是發展的終極目的,也是國家繁榮強盛的不竭動力。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