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兩岸大三通破解台海一甲子梗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17]

張敬偉

 從1949年到2008年,兩岸人民因為一彎淺淺的海峽而隔膜了60年。一個甲子的等待,終於迎來了兩岸中國人「大三通」的時刻,12月15日,兩岸空海直接通航、直接通郵,21(擴大後)個空中直航點以及63個海港(大陸)對11個海港(台灣)將在台海間形成立體的空中和海上「黃金通道」,這既是原有「三通」的昇華,也疏通了兩岸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心理上的梗阻。歷史不能不記住這一刻,因為兩岸人民以面向未來和對歷史負責的大智慧超越了雙方的歧見和誤解,使兩岸緊密地連接為「一日生活圈」。

大三通形成兩岸「一日生活圈」

 正因為如此,兩岸分別在主要直航點舉行這一遲來的儀式,共同拉開兩岸更緊密合作的大幕。「痛則不通、通則不痛」,兩岸交流始於大陸改革開放以後,從1979年起步至今也有30年。最初,兩岸試探性的接觸是為了化解兩地居民隔離多年的情感之苦,繼而是大陸逐步吸引台商到大陸投資,然後就是福州廈門和島內的直航試點,接著是兩岸節日包機。這期間夾雜著島內政治風雲變幻所帶來波折,直至國民黨執政後,兩岸關係重新恢復機制性會談,海協會與海基會才在11月份簽署有關協議,兩岸「大三通」才成為現實。

 兩岸「大三通」的好處,兩岸各界早有成篇累牘的論述,無非是節約時間,節省兩岸經貿成本,有助於兩岸人民的相互交流。確實,以上海往返台北為例,兩地轉行香港,最多的時候需要5個小時,兩地直航之後,只需82分鐘,比台北到高雄的高鐵時間還要短。對於兩地空中直航的成本,台灣領導人馬英九14日認為是30億。在大陸經商的台灣商人認為是可節省成本40%。總之,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產力的情勢下,成本降低給台商在大陸創富投資提供了更大利好,也有助於提升兩岸經貿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更重要的是,兩岸「大三通」,不僅僅是海空通航上的「截彎取直」,更使兩岸實現了一種正常化的地緣對接。在全球化時代,地球早就成為地球村,區域整合已經成為全球趨勢。在東亞區域,東盟十國和中日韓構成的東亞一體化雛形已經形成。而中日韓首次首腦峰會也確立了夥伴關係,一個包括東亞主要經濟體的共同圈正在發揮巨大的作用。而中國,則在區域整合中發揮著核心引擎的作用。遺憾的是,兩岸的「不通」導致了台灣被區域整合邊緣化,有成為東亞經濟孤兒的危險。兩岸「大三通」,意味著台灣和區域內最有活力的大陸經濟聯成一體,從而疏通了台灣在東亞一體化中的梗阻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兩岸「大三通」通的是人流、物流和經濟流,但也折射兩岸政治關係的走好和消融雙方60年沉積的意識形態堅冰。在不久前的秘魯APEC峰會上,連戰作為台灣的代表,就是明證。有了經濟上的「大三通」,台灣也可以在國際社會享受政治「外交」的尊嚴,同時也順暢著台灣和國際社會的溝通交流渠道。

「大三通」給台灣提供了奧援

 據統計,截至2008年底,海峽兩岸貿易額累計將達7500億美元,其中台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達到4700億美元。大陸累計批准台商投資項目近7.5萬個,實際使用台資470億美元。作為孤島的台灣既無內部市場的空間,作為對大陸依賴最大的經濟體,其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模式,在金融危機時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台灣在金融危機時代的現實選項,也只有和大陸形成統一的經濟共同體才能提高抵禦經濟危機的能力。也可以這麼說,「不三通」就有可能成為「冰島第二」。這絕非危言聳聽,韓國和台灣經濟模式相同,貿易依存度也嚴重依賴中國,但韓國國內市場是台灣的3倍,依然被西方媒體視作最有可能重蹈冰島覆轍的亞洲國家。也正因為如此,韓國對於中日韓合作特別看重,兩岸有著超越中韓的民族感情,故如果說中日韓峰會是中國拉了「韓國一把」,兩岸「大三通」則給台灣提供了市場奧援。

 兩岸「大三通」,使兩岸因為政治而造成的經濟梗阻消逝無形。可以想見,「大三通」的倒逼效應也將使兩岸的政治誤解和心理死結疏解開來,在有形的空海航線之上架設兩岸人民之間的「心橋」,這才是最重要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