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光博士 國防大學
軍隊建設以現代化為中心,是時代的要求,是維護國家安全的要求,也是提高軍隊戰鬥力的關鍵所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國防和軍隊建設在服從國家建設大局的條件下,努力奮戰,把握機遇,不懈探索,勇攀高峰,在體制編制指揮控制、武器裝備和後勤等方面建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樹立軍隊現代化的中心思想
軍隊的體制編制是聯結武器裝備、軍事理論與軍事人才的紐帶,是發揮軍隊整體作戰效能的槓桿。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一個新時期,我軍建設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1981年,鄧小平同志重新確立了軍隊建設的總目標,明確指出:「必須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1985年,中央軍委作出了實行軍隊建設指導思想戰略性轉變的重大決策,即從「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臨戰準備狀態,轉到和平時期軍隊建設的道上來,進一步樹立了軍隊建設以現代化建設為中心的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軍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對軍事進行了精簡整編,實行百萬大裁軍,使我軍向著「精兵、利器、合成、高效」的總目標不斷邁進,軍隊建設正在朝著規模適度、結構合理、指揮靈便的方向發展。
30年來編制經過一系列調整
一、保持適度的軍隊規模。從國際戰略形勢和我國周邊環境出發,我軍於1985年、1997年和2003年,分別進行了裁減員額100萬、50萬和20萬的三次重大調整。2005年底,中國完成裁軍20萬任務,軍隊規模現保持230萬人,基本上實現了精幹高效的目標。二、優先發展海空軍和二炮部隊,加強技術兵種的建設。我國是一個瀕海大國,有數百萬平方公里領 海、內水、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等應歸我管轄的海域,有長達1.8萬公里的海岸線,有6500多個大小島嶼。在現代條件下,無論海上還是陸上作戰,都離不開空軍的支援。因此,30年來,我國把海空軍現代化建設擺到優先的地位,戰略導彈部隊更加精幹、有效。同時,陸軍重視加強炮兵、裝甲兵、陸航兵、工程 兵、防化兵等兵種部隊的建設,適當調整了陸軍各兵種部隊的結構比例。三、搞好各軍兵種部隊的科學編組。作戰部隊的編組高度合成,突擊與掩護、支援兵力,戰鬥保障、勤務保障、技術保障與後勤保障兵力,齊全配套,使其具有較強的獨立作戰能力。四、精簡了機關,充實部隊。經過多次精簡整編,「文革」時期軍隊機構重疊,機關臃腫,人浮於事的現象基本沒有了。在調整體制編制中,陸軍部隊是精簡重點,共減少編制員額13萬餘人。軍區機關和直屬單位、省軍區系統,裁減6萬餘人。通過調整,海軍、空軍和第二炮兵佔全軍總員額的比例提高了3.8%,陸軍部隊的比例下降了1.5%。
具體成就:一是優化軍兵種內部編成。陸軍撤銷部分集團軍及師、團,增加實行軍-旅-營體制集團軍的數量,組建了一批高新技術裝備部隊。海軍、空軍撤銷部分艦艇大隊和航空兵師、團、場站,組建了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水面艦艇、航空兵、地空導彈部隊。預備役部隊減少部分步兵師,增加了兵種師(旅)的數量。二是改革領導指揮體制。通過調整總部有關部門的職能和聯合作戰指揮功能,完善了總部領導指揮體制。海軍撤銷航空兵部機關,基地改為保障基地。空軍撤銷軍(基地)機關,組建區域性指揮所。調整後,海軍、空軍作戰部隊分別由艦隊、軍區空軍直接領導。三是深化聯勤保障體制改革。擴大以軍區為基礎的聯勤保障範圍,減少重複設置的保障機構。除總部和海軍、空軍、第二炮兵保留專用倉庫和總醫院外,其他後方倉庫和醫院、療養院均劃歸聯勤系統統一整合。全軍共減少8個聯勤分部(辦事處)、94座後方倉庫、47所醫院和療養院。四是改善官兵比例。全軍共精簡幹部17萬人。減少軍職以上領導幹部崗位150餘個,近7萬幹部崗位改由士官擔任,2萬餘個文職幹部崗位改為非現役的文職人員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