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雷曼兄弟破產,其在港發行總值127億港元的「迷你債券」頓成廢紙。涉及事件的銀行客戶指,被職員游說購買「迷你債券」,事後方發現那是高風險金融投資產品。上期提到,有銀行為求豐厚佣金,利用自己名聲,吸引不諳銷售條文的街坊客及退休人士購買。事後有職員受訪透露,被公司要求協助推銷,有些甚至連自己及家人也受誤導。本年10月,立法會通過無約束力動議譴責政府監管不力,並引用特權法成立委員會調查事件,有苦主要求銀行退回6成或所有本金,事件至目前仍未解決。
政府及後表示,希望幫助投資者按市值取回迷債餘值,將促請銀行推出回購計劃,但絕不會用納稅人金錢補助投資者,堅持以市場模式解決市場問題,若投資者有心理壓力可向社署求助。20世紀初盛行的理性官僚,高舉理性分析、執政鐵面無私,改革了以往人治及關係主導的統治模式。迷債事件中,當局雖然按章辦事,但卻忽視了投資者及其它正受海嘯影響市民的情緒,冰冷的言詞中並沒體諒各人苦情,令社會感覺政府冷漠無情。踏入21世紀,公共管理學者批評理性官僚已不合時宜,指人性化管治態度能紓緩市民的痛楚,既能爭取時間收拾爛攤子,且贏得民心。
風暴期間,東亞銀行亦爆發擠提事件,近千市民到分行提款,銀行領導層隨即發表聲明,表示已準備足夠現金,存戶提款不設上限,連未到期定期存戶也可提款,並強調正在提款的通通是小存戶,並無大客戶轉走資金。次日,提款潮隨即冷卻,存戶也紛紛到分行重新存入金錢。雖然,有關銀行事後被評級機構把長期信貸評級展望由 「穩定」下調至「負面」,但領導人及時向客戶表露關懷,每每為他們打算的態度,便及時把提款潮剎停,更深化了客人的忠誠度。
以良心抵抗海嘯
經濟低迷,企業最直接、簡單快捷解困的做法是裁員。難道這是唯一出路?有老闆認為,裁員是公司的負責任行為,苦撐下去公司結業便有更多人失業。小企業利潤少,但最近大規模裁員的卻大部分是跨國企業,許多還錄得盈利。雖然裁員可減少公司賬面損失,但卻令剩下來的員工無心戀戰,長遠損失難以彌補。早前,有百多間本港企業僱主一同簽署「良心企業海嘯約章」,承諾在海嘯中不裁員,當中包括首當其衝的飲食、零售和時裝百貨,超過5萬名員工受惠,有旅行社及食肆甚至向員工發放花紅,受傳媒廣泛報道後,公司形象隨即大幅提升,效果比購買宣傳廣告還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