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2008年的中外關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27]

邱震海博士 鳳凰衛視評論員

 2008年對中國是大喜大悲的一年。中國在對外關係方面,基本上有兩條值得注意的線索,一是傳統意義上的外交活動,二是中外民間心理的激盪和磨合。與以往中國對外關係主要以傳統外交為主形成不同,2008年的中國對外關係,上述官方和民間兩條線索同時發生作用,而且各自折射出十分鮮明的特點和背景;而正是這些深層的特點和背景,對中國未來繼續崛起過程中與世界的溝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就傳統意義上的對外活動而言,筆者在去年年底總結2007年世界形勢曾經指出,2007年中日關係和兩岸關係緩和是兩大亮點,但世界形勢在2007年已經出現複雜化、多元化和微妙化的趨勢,中國面臨的挑戰已不再是過去傳統意義上的硬性和對抗的性質,而是更多轉化為西方對中國提出的「責任外交」、「形象外交」和「政治外交」的要求;2008年,中國將面臨來自西方的以「奧運政治」為代表的「雙刃劍」的壓力,它由過去明顯的、是非分明的、對抗性的特徵轉化為現在的以價值觀為背景的「雙刃劍」的特徵,中國未來不能單純對抗性地應對,而必須有更高層面上的技巧來回應。

「雙刃劍」與「共同成長煩惱」

 2008年的形勢發展,在相當程度上被筆者去年年底的分析不幸而言中。今年上半年開始,除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繼續發揮積極、建設性的外交作用外,西方與中國在價值觀上的衝突明顯上升,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西藏風波和奧運火炬傳遞風波。西藏風波其實從去年下半年德國總理默克爾會見達賴時就已經開始;今年「3.14」拉薩風波發生後,中西在西藏問題上的衝突更是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並在十二月法國總統薩科齊會見達賴後再次發酵。其間,西藏問題曾一度有所淡化,薩科齊也參加了八月八日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但中西雙方在西藏問題上的根本分歧並未消除,這一分歧仍將成為未來中西關係動盪的根源之一。

 北京奧運是中西雙方圍繞「雙刃劍」壓力展開互動、磨合乃至周旋的又一個典型例子。正如筆者在《北京奧運:中華民族成熟的里程碑》(刊於八月八日北京奧運開幕當日《參考消息》)一文中所寫:「中國在零八年主辦奧運,其實是崛起、成長和成熟過程中的重要一站。換言之,今天的中國依然擁有許多『成長中的煩惱』。在奧運籌備的後期,這些『成長中的煩惱』無論是以國際摩擦還是以自身觀念和體制的調整等形式,都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體現。……中國在籌備北京奧運過程中與西方世界產生的一系列磨合乃至衝突,既是中國面臨的問題,也是中國和世界所共同面臨的問題乃至困惑;所有這些必然將跨越北京奧運而進入『後北京奧運時代』,成為中國與人類所共同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中西價值觀衝突的深層背景

 由西藏風波和北京奧運所折射的中西磨合和衝突,其實反映了兩個深層的背景:一、中國崛起給全體西方世界帶來的深刻衝擊和影響:由於西方對中國的未來走向尤其是支撐這一走向的政治體制感到不確定性,因此才有了在價值觀上與中國的磨合乃至衝突;二、中歐關係的微妙變化:在冷戰後美中歐三角關係中,中歐關係原本是一組相對穩定的雙邊關係,但近年隨著歐洲領導人的更迭,尤其是歐洲對華整體情緒的改變,中歐關係越來越變得不確定起來;一個較實用主義的美國更注重意識形態的歐洲,在其對華情緒整體發生改變的基礎上,對中國而言未來到底是夥伴還是潛在對手,這不是一個能夠簡單回答清楚的問題,而將在未來的中歐磨合和探索中逐漸清晰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中國的外交舉動,已不再是過去傳統意義上的外交行為,而是直接深植入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之中。換言之,中西雙方在外交層面上的各種舉動,其實都折射了雙方在中國崛起背景下(無論是影響還是受到影響)的心理調適過程及其程度。(未完待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