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經濟命脈 機場幾經風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28]
放大圖片

 ■由於地勤員工罷工影響乘客行李運送,機場張貼臨告示通知抵港乘客。本報記者 彭子文 攝

回首當年 號稱「全球最大貨運中心」的香港國際機場,每月貨物吞吐量達數十萬公噸,今年初更獲國際機場協會頒發「全球最佳機場」大獎。可是,這個稱冠全球的機場,過去亦曾經歷不少風風雨雨,如當年機場剛開幕時,機場便曾先後因停電及機場輸送行李系統出現問題,引致客、貨運大亂,造成46億元經濟損失。

 香港運輸物流學會運輸政策小組主席梁鋼銳認為,機管局經過10年運作,昨在罷工事件後即尋求其他地勤公司支援,處理手法恰當,但仍有進步的空間。

機場運作關乎港國際形象

 香港國際機場工程耗資702億元,籌劃及興建時間達7年,1998年正式落成啟用。機場啟用至今已10年,2007年,機場的總客運量超過4,780萬人次,總航空貨運量逾374萬公噸,每天約有800班航機升降,航空公司總數接近90家。機場的航線更跨越世界各地,直達逾150個航點,當中約有40個為內地城市。

 香港國際機場是香港對外的窗戶,機場能否順利運作,對香港國際形象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運作首日現混亂損失46億

 惟翻查歷史,國際機場過去亦曾經歷不少風波,而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必數機場啟用當日,機場航班資料顯示系統、行李輸送系統通通失靈,加上機場啟用倉促,其他設施如廁所衛生、電話、冷氣,甚至食水供應也出現問題。但最嚴重的問題並非在客運方面,而是作為香港經濟命脈之一的航空貨運服務,由於電腦系統出現故障,數千噸貨品囤積在貨站內無人處理,被逼向全球發出暫停交收「通牒」,及尋求鄰近機場如廣州的協助處理貨量,令本港空運出現前所未見的癱瘓,造成46億元的經濟損失。■本報記者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