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讓更多中低收入市民住進環境優雅、條件舒適、設施完善的保障性住房小區是廈門正在努力的目標。 王火炎 攝
自從廈門保障房體系被納入立法計劃,由廈門4個部門聯合起草的《廈門市社會保障性住房管理條例(草案)》近日已通過二審。廈門住房保障辦常務副主任林粟如表示,預計2009年上半年可正式公佈。這將成為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出台之前內地第一部保障房法。
該草案是在廈門住房保障體系建設過程中出台的幾十份政策文件的基礎上完成的,包括《條例》、細則以及7份文件。其中,細則是對《條例》的補充和細化,七份文件則為租賃房、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等具體保障方式的相關管理政策,涵蓋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分配、監督等各個環節。
全國首創 預留政策空間
記者觀察發現,廈門對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視程度確非其他城市可比。由於從一開始就明確了將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場嚴格分離的指導思想,政府就必須全力承擔保障房的注資、建設和管理,僅廈門市委書記何立峰就先後組織了數十次常委會和專項領導小組會議研究討論各個環節問題。此次《條例》的出台,將更為住房保障的系統管理建立起長效機制。
據介紹,廈門的構想是要實現全民居者有其屋,因此《草案》將圈定對象鎖定「廈門市所有無房人群」,在准入條件上預留了許多政策空間。林粟如表示,草案目前重點保障的對象還是低收入家庭,同時將包括公務員、引進人才在內的中收入無房「夾心」層也首次納入範圍。將來,保障房還將有機會向外籍人士開放。
此外,《草案》還首創了退出機制的相關規定,確保保障房的有效輪轉,彌補了國家法律的空白。
據悉,退出機制針對保障房受惠人群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動態管理規定,如購買不足5年不得上市交易、政府擁有優先回購權、應退不退付兩倍租金等,「寬進嚴出」的規定一定程度上也確保了保障房和商品房市場的平衡和良性共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