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世雄
人的一生很多時是由於某人的一句說話,改變了自己的思維,甚至人生。例如我對粵劇推廣的看法,就是由於三年前出席曾特首的為撰寫施政報告召開的文化藝術界諮詢會,聽到有文化界教父之稱的榮念曾先生說,香港搞藝術推廣沒有成績,是因為參與推廣者多是業餘的人,很少專業的人。他的說話點出藝術推廣工作者必須是專業,既認識自己負責推廣的藝術,又要具備市場策略和推銷技巧,而且是一份持久的職業。我不太了解其他藝術界別的情況,但粵劇就肯定沒有這種人才。
應提供更闊就業市場
有人把我當作粵劇教育工作者,其實是過譽,我只因工作關係接觸戲曲工作者,從他們身上知道很多東西,但知而不懂,所以參與推廣工作,也只能提供製作方面的支援,台前的解說和示範還是要由粵劇工作者負擔。聽過榮念曾的說話,使我更肯定自己在粵劇藝術的承傳,只是路人甲一名,能夠做的也最恰如其份的是提出個人對粵劇發展的個人意見,讓制訂和執行藝術政策的人及粵劇工作者參考,希望能夠為粵劇新一代開拓生存空間。
我在九十年代中參與粵劇學校推廣計劃,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希望為學習粵劇的人,提供更闊的就業市場。一般人誤會學戲必須靠台上表演,才能找生活,這是非常錯誤。本地有不少表演藝術工作者是靠教學生賺取生計,例如鋼琴教師、舞蹈教師等等,表演反而成為次要的工作。我認為只要粵劇能夠進入學校,學校就需要粵劇演員來教授粵劇,時機成熟的話,更成立公開評核試,讓青少年參加被社會承認的評核機制獲得成績,幫助他們升學或就業,如此一來,粵劇教師的學生來源就不再只局限付得起學費的成人了。
雖然現時已有少數粵劇工作者到學校教授粵劇,但報酬只是象徵式的車馬費,沒法如我所說成為專業推廣者,更不要說是一份職業了。原因說得清楚一點,是家長讓子女學習粵劇,實質回報低,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因此,要家長讓子女學粵劇,必須增加學粵劇的附加價值;多了中、小學生學習粵劇,粵劇演員便多了就業機會;賺取到生計,才會有更年輕人選擇粵劇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