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環境被化學物污染,導致脊椎動物中的雄性性器官和生育能力受到影響,包括人類在內。在這個情況下,雄性變得越來越「陰柔」。
這項研究綜合了世界各國250多項科學研究的結果,報告指出許多常見的化學物,足以影響雄性動物的生殖能力。科學家表示,這對人類和野生動物的影響難以估量。在現今人類和野生動物身處的環境中,新化學品種類有超過10萬種。
許多化學物品被科學家視為「內分泌干擾物」,因為它們干擾動物體內的激素值,當中包括被廣泛用於食品包裝、化裝品和兒童玩具中的鄰苯二甲酸鹽。
脊椎動物中每個主要物種的雄性,都受到環境中的化學物影響。無數脊椎動物物種的雄性變得雌性化,已經成為廣泛的現象。研究發現魚類是在水中生活,所以最易受到污染物的影響,因為污染物通過牠們攝取的食物、魚鰓及皮膚進入牠們的身體。
此外,世界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雌雄同體的北極熊,即是北極熊同時擁有陰莖和陰道。佛羅里達大學教吉列警告,這個報告對人類敲響了警鐘。他說:「如果我們在野生動植物中發現了問題,那麼我們有理由擔心類似的事情也會發生在人類的男性身上。」
其實,環境污染對人類生育能力和男女性別比例的影響已經顯現。不久前,美國有研究顯示,那些在懷孕期間接觸化學品的女性,生下的男嬰陰莖較小,而且生殖器有雌化傾向。 (業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