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港府計劃再度發行官債,匯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表示,政府推出此措施是好事,相信有利鞏固現有的金融中心地位。他又指,當債券市場成熟時,可以同時帶動二手債券市場的發展,令普通市民亦參與其中,並指措施與政府於雷曼迷債後希望重建市場信心無關。他並期望屆時銀行同業可於政府發債過程中扮演其中一個角色,可以「有啖食」。
「迷債事件」後敢向前望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執行董事黃王慈明也表示,公會對政府發債持歡迎態度,因為這是完善本港資本市場不可或缺的一環。同時,新的財政預算案很重要的一點是,港府重申重視金融行業的態度,過去一年以來雖面臨金融海嘯及迷債事件等很多問題,但政府敢於向前望,不盲目否定金融業的貢獻,並致力於優化監管架構,及強化本港金融中心地位,以進一步配合實體經濟的發展。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與歐美地區不同,港府並非因財赤問題而發債,因此相信政府會利用發債得來資金投資於基建以及購買外國債券,例如購買美國國庫債券去賺取較高及穩定的收入。他指當政府推出債券後,會帶動債券二手市場買賣,令企業舉債時有更多的息率資料可以作為參考,方便機構吸納市場游資。他又指,由於債券有很多不同的年期,料短期債券息率平均介乎兩厘至三厘水平。
投資基建科研促進經濟
被問及投資項目方面,中大財務學系副教授蘇偉民相信,很大機會投資於基建、科研,以及需長時間才能出現回報的必需要項目,例如興建免費公路,由於公路落成可帶旺附近的經濟發展,為整體經濟可帶來好處。至於發債規模,他指現階段仍難以預料,但強調發債需具定期性,例如每三個月發行一次,令市場及投資者接納此類投資模式。
不過,交行香港分行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認為,政府發債對推動本港債市的作用不大,過去本港亦曾經發行「五隧一橋」債券,但只能推動一手債券市場,對二手市場無大幫助。他建議,政府應改變本港債市的機制,引入更多海外債券及減低發債成本,推動債市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