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福州農戶正從專業合作社的規模化生產中獲得更多的實惠。圖為永泰縣梧桐鎮農民晾曬李果。 本報福建傳真
文: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 魯欣
2月28日,福州國美電器賣場,從長樂梅新村趕來的農民趙海一口氣買齊了彩電、冰箱、手機、洗衣機「四大件」。他高興地說,家裡正準備辦喜事,需要添置家電,正好趕上政府補貼,總共節省了1000多元。時逢「家電下鄉」在福州正式啟動的第一個周末,不少農民進城「掃貨」,幾款指定產品的火爆銷量讓國美銷售部的葉經理不由感歎:「福州農民消費力驚人。」
在此之前,連續6年始終關注「三農問題」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擴大國內需求,最大潛力在農村。」福建省農科院相關專家表示,穩定增長的收入導致農民消費意願明顯增強,加上國家政策的刺激,以往被壓抑的農村消費需求在「家電下鄉」中爆發實屬正常。
福州市農辦官員則告訴記者,近年來,除了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加支農投入等「規定動作」外,該市還因地制宜引導農民通過流轉土地發展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民收入增勢強勁,這是金融危機之下,福州農民仍「願意花錢、捨得花錢」的底氣所在。
荒地變良田 流轉土地釀生機
據了解,2008年福州農民人均純收入達715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9%。在這個數據背後,福州農村已有一半以上的農戶與當地的農業龍頭企業或者農民專業化合作組織形成了利益聯結體,年收入比「單打獨鬥」時高出不少。同時,通過「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的農村產業化生產,長樂鮑魚、閩侯橄欖、官塢海帶等名優農產品遠銷海外,成為福州農業的「金字招牌」。
記者採訪發現,福州農村的經驗是讓土地「長大」才能賺錢,即通過合理的流轉土地實現農業規模化生產。該市近年來鼓勵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裝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引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發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令土地產出的效益明顯提高。
在福清市江鏡鎮,記者獲悉,2000年以前,當地從事農耕的村民不到10%,三分之二以上的土地荒廢。就近幾年,江鏡鎮將村裡零散的土地整理成「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的現代農業示範園,陸續引進福建大拇指集團、嘉葉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落戶,發展蔬菜、水果、花卉種植,土地每畝產值比原來提高了1000至5000元。
正是有了流轉土地,並在此基礎上引進17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立足特色優勢資源實現規模化生產,成立108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有效解決了中國現有的小農戶分散經營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
龍頭企業帶動 農合組織增效
閩侯縣東台村的王亦炮以前靠給人送貨謀生,日子過得辛苦。後來村裡有了光陽蛋業公司,他就和企業簽了合同,接受技術指導並把自家產的優質鴨蛋送到收購站,價格也相當合理。據介紹,僅光陽蛋業1家龍頭企業便帶動周邊4250多農戶飼養蛋鴨350萬羽,人均年收入增加2000多元。
福州促進村民增收的另一種模式是專業合作社。福州市農辦官員指出,「三農」工作很大的癥結在於農民生產的組織化太弱,賦予農民在農業生產、農產品流通中的參與權、話語權、談判權十分必要。正是基於此,福州市今年將集中扶持209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強做大,並力爭發展50家以上規範化運作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
據了解,早在2007年,福州首家專業合作組織永泰縣藍豐高蓋山農民蔬果專業合作社便率先成立。該合作社由農民和企業以入股方式加入,農民負責種植、管理,企業提供從種植到採收銷售全套服務。據該社成員介紹,蔬果收成後,由合作社統一收購,除了賺得收購款,年終還能按股分紅。
由於閩台地緣相近,且福州農村基礎好,更引來了大批台商投資當地,如今許多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已然成為兩岸農業合作的範本。長泰縣錦信青果專業合作社由台商許新宗發起,入社農戶不僅掌握台灣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使每畝產量從3000餘公斤提高到5000公斤,還因以團隊形式開拓市場,成本降低10%以上,每畝增收20%以上,利潤達4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