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資金回流美國,低收入國家慘遭「釜底抽薪」。 設計圖片
金融海嘯後,美國投資者拋售外國資產,並將美元撤回國,將資金投入他們認為不會違約的國庫券市場,加上中國亦繼續增持美國國債,令美匯去年升13%(見圖表),亦讓奧巴馬政府為救市方案注資而毋須加息。正是資金湧回金融海嘯罪魁禍首的美國,令其他地區的經濟問題進一步惡化。
目前資金追逐情況就如「零和遊戲」,即外國資金每投資一元於美國國債,就會少一元供給同樣財政緊絀的東歐國家,以及既缺外資又缺外援的非洲國家。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員普拉薩德稱,所有低收入國家都處於水深火熱,流向新興市場的私人資本已乾涸,他將此形容為「金融危機第3波」。
美匯去年升13%
據國際金融學院指,投資於新興市場的私人資金,已由前年的9,280億美元(約7.2萬億港元)下跌至去年的4,660億美元(約3.6萬億港元),預料今年更可能下挫至1,650億美元(約1.28萬億港元)。而美元兌主要外匯的去年升幅經通脹調整後達13%,外資去年增持美國債金額亦達4,560億美元(約3.53萬億港元)。
東歐是面對最大危機威脅的地區,該區投資者過去透過大量借貸歐元和瑞士法郎等外幣來興建商廈及廠房,但東歐多國貨幣大跌令他們債台高築,對銀行造成重大虧損,需由政府和IMF拯救,經濟學家將東歐目前困境與亞洲金融風暴相提並論。
不過,實情是目前危機更嚴重。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時,全球其他經濟體系正蓬勃增長,而泰銖等亞洲貨幣大幅貶值令其貨品可以更低廉價格進入世界市場,提升其競爭力,助其經濟恢復元氣;雖然現在低收入國家的貨幣是下跌了,但卻碰上環球衰退,環球市場對其貨品的需求極其疲弱。世界銀行前日就預測,環球經濟今年將是逾半世紀以來首次收縮,而世界貿易亦將是1980年代初首次下跌。
多國資金乾涸
除了東歐,更多國家恐怕會進一步陷入經濟困難,普拉薩德稱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巴基斯坦和厄瓜多爾均是高危國家。亞洲金融風暴期間,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國家尤其脆弱,因為當央行缺錢撐本國貨幣,便無法影響匯率,結果是本國貨幣貶值,負債百上加斤。雖然許多國家現時已讓本國貨幣浮動,但在經濟活動減慢和銀行面對虧損重擔下,破壞力可能膨脹至政府無力拯救的地步。 ■《紐約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