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海巖10日電】CPI和PPI雙雙「告負」,政府亟待出招應對可能出現的通縮風險。此間專家指出,物價下跌增加了央行降息的空間,但考慮到1、2月來新增貸款迅速增長,央行可能不會立即降息。
央行副行長蘇寧指出,目前貨幣政策調控空間非常充足,特別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仍高達13%至15%,有很大的下調空間。利率經過連續5次調整,雖然下調空間縮小但肯定還有空間。央行有充分的手段保證貨幣供應增長滿足經濟增長的需要。至於運用哪種手段,將根據市場情況來選擇。不過,他透露,今年1月份,金融機構超額準備金率已經明顯下降,目前市場流動性非常充足。
專家倡趁機提高糧價
對於降息,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曉蕾也認為,雖然物價下降,給利率調整創造了空間,但目前中國的投資意願低不是因為資金成本高,消費增長不足也不是因為存款利率高,所以利率調整對拉動經濟、控制通縮並沒有直接作用,近期降低利率的壓力不大。
左曉蕾認為,政府可以從加大投資、擴大消費、適度放寬貨幣供應的角度,推動總需求上升,並對價格產生推動作用。此外,通縮往往是啟動價格改革的時機,政府可以適時啟動價格機制改革,提高糧食價格。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科學所所長賈康也指出,在目前通縮壓力下,資源能源稅負上調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好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