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消委會調查發現,超市部分貨品聲稱提供優惠,實際上售價比平日更貴。 本報記者劉國權 攝
【本報訊】(記者 郝君兒)消委會踢爆超級市場「掠水」奸招,以「優惠」包裝宰客真相。其中超市每逢周五大賣廣告聲稱大減價,但原來周五貨價反而是全周最貴,所謂的「優惠價」亦只是促銷煙幕,其中百佳有7成在周五出售的貨品平均售價屬全周最貴,惠康則有5成半貨品是全周最貴;有時更在優惠推出前先提價,營造「著數驉v的錯覺。消委會建議市民不要輕信超市宣傳,應靠自己多格價。該會又批評超市部分營銷手法有商榷餘地,惟本港未訂立公平競爭法下實難規管。
消委會收集去年10月至今年2月百佳及惠康的網上售價資料,分析其288件貨品後揭穿超市所謂優惠的煙幕。
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何沛謙稱,常在周五登廣告宣傳大減價的超市,其實周五貨價並非最便宜,周四才是最抵買的日子。該會亦發現,少數貨品在多個周五提價後,周六再減價,讓消費者產生「便宜了」的錯覺,吸引他們購買。
大減價日反加價,「優惠價」也未必是真優惠。何沛謙表示,研究亦發現超市的「優惠價」,有時反而貴過平日售價,其中一款礦泉水本來單支售3.9元,超市推優惠期內單支售6.6元,兩支則售8.9元,平均每支4.45元,實際貴過舊價14.1%;研究亦發現超市加價速度極快,曾在兩日內調整一款啤酒價格10.2%,由5.9元突然加至6.5元。
百國家訂競爭法 港滯後
至於超市近年力推「加一元多一件」、多買多優惠、購物送贈品、全線貨品折扣等等的所謂優惠,何沛謙亦指很可能只是促銷手法,呼籲消費者小心計數,以免慳錢不成反多花錢。
何沛謙又批評超市聲稱優惠卻賣貴貨的做法值得商榷,他指若同類情況在已訂立公平競爭法的澳洲屬違法,當地法例要求超市提供的優惠價必須證實較優惠前的一個合理時段內價格低,但現時本港仍未訂立公平競爭法,故縱使知道超市出現有關情況也難以規管,他重申消委會希望超市做生意要誠實,政府則應作出指引及規管,而消費者亦應多格價。
目前全球包括內地、美國、加拿大、歐洲絕大部分國家、越南及新加坡等逾百個國家或地區已訂立公平競爭法,超市「優惠並不優惠」的情況正反映本港在維護公平競爭層面上落後,2007年英國公平貿易局曾認定Sainsbury、Asda等超市非法操縱奶類製品價格,對它們罰款超過1.16億鎊(約13億港元)。
百佳:調查貨品僅佔不足1%
百佳回應指,消委會調查貨品數目僅288件,佔該集團出售3萬件貨品不足1%,數據未必反映現實,發言人強調超市有提供不同優惠,並在網上發布貨品的最新價格,提高透明度;惠康則指會按市場情況調整價格,定價具競爭力,每次推廣都有數千款貨品以優惠價發售。
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副監事長李廣林表示,大部分供應商被「壓價」供貨予超市,即使超市提供真正優惠也是「小恩小惠」。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發言人表示,消委會曾向當局建議加強規管不良的營商手法,但建議十分複雜,需要小心詳細研究,例如如何清楚界定不良銷售手法、誤導性陳述等。而《競爭條例草案》是一項非常重要和複雜的法例,當局需要更多時間全面考慮一些技術、法律和政策方面的問題。政府會於2009/10立法年度內盡快提交《競爭條例草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