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郭寶賢利用訓練中心內的模擬手術器材,示範肛門內視鏡顯微手術。本報記者嚴敏慧 攝
【本報訊】(記者 嚴敏慧)大腸癌為本港第2號癌症殺手,醫學界更預料大腸癌在未來5年將超越肺癌,成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過去傳統治療會使用內窺鏡或開腹手術,把癌變的腸臟切除,但創傷性較大。有外科醫生表示,進行專門針對接近肛門腸腫瘤的「無創」內視鏡顯微手術,從肛門深入腸道,逐層「片走」腫瘤,病人能保留肛門,毋須再受人工造口之苦。
香港港安醫院微創外科顧問醫生郭寶賢表示,以內窺鏡或開腹手術治療大腸癌,若腫瘤於肛門5厘米範圍內,需同時切除肛門,病人要裝上造口排泄,心理上難以接受。但隨著微創手術的快速發展,現時針對近肛門腫瘤及瘜肉的治療,可進行肛門內視鏡顯微手術,利用儀器經肛門進入直腸中上段位置,再利用針頭電刀切除腫瘤,不造成任何表面傷口,術後翌日便可出院,併發症風險低,手術費亦較便宜。
手術後翌日可出院 療費較平
郭寶賢表示,肛門內視鏡顯微手術適用於早期原位惡性腫瘤及大型瘜肉,並以年長的病人進行最多,惟若腫瘤已入侵大腸肌肉組織,或大腸癌已進入二期或以上,則不適用。他表示,從「天然通道」進入人體做手術將會是未來醫學趨勢,預計將來可由肛門穿腸出其他內臟進行手術,而利用新技術切除腸段亦正進行動物測試當中,將來有機會應用在人體上。
此外,投資逾500萬元的香港港安醫院微創外科訓練中心昨日開幕,中心日後將每月開辦不同外科微創手術課程,讓醫生持續進修。郭寶賢表示,要掌握微創手術技巧,需不斷練習,中心內有不同模型進行教授及練習,每個課程收費2,000餘元,近日舉行的腹腔鏡疝氣修補課程,16個名額已全數爆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