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潔 資深青年工作者
有家長告訴我,他們因與孩子「拗頸」爭執而感到挫敗,覺得孩子不聽話、不肯專心讀書,關係拉扯得很緊張很累。
成長本來就不容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氣質和性格,怎樣按孩子的本質特性,讓他健康成長,學有所成,本身就是一項挑戰。
我們也曾為小兒子感到困惑,特別是他從小就跟主流學制顯得格格不入。
升中學時,我們慶幸替他找到一所有教育理想,注重孩子整全發展的學校。噹噹起先還是高興上學,積極投入豐富的課外活動,打籃球、踢足球、下棋……回家砌模型、玩電子遊戲機等……不亦樂乎。選對了合適的學校,以為可輕鬆過日子;可是,第二年學校換了校長。校方作出一些明顯變動,功課多了,考試成績的競爭壓力愈來愈重。
兒子學習情緒低落 父母焦急
噹噹也愈來愈不喜歡上課,漸漸笑容也少了,表現得被動,甚至沒精打采。我們起初只道是少年的特別階段,要表現酷嘛。但日子久了,被召見老師主任次數多了,我們夫妻倆尷尬得像小學生,深呼吸才敢進校門,準備被訓導。
最後還是要轉校,但噹噹對學習的情緒依然低落,我不禁焦急,尤其要回應老師所說的評語。
每次我認真做筆記,卻像寫欠單。
地理課 -- 眼睛張不開,常在堂上睡覺;
-- 遲交作業,需加趕進度;
-- 家長要在家督促溫習。
科學課 -- 上課提不起勁;
-- 需勤加溫習,家長要督促重溫以下: 原子結構、計算方程式、金屬純度和化學反應……
語文課--噹噹是噹噹,堂上愛睡覺……
經過了悠長日子,現在回頭看這些小紙條,忍不住笑,驚訝自己當時原來真是那麼緊張。每次拿著長長的單子,心裡火急要兒子溫習,要他追趕功課。而兒子卻表現滿不在乎,他依然愛在課堂打瞌睡。有時我按捺不住,氣得和他爭吵。推一步,他勉強挪一步,像是僅僅「交功課」應付而已。
幫孩子找到動力
後來我和丈夫思索問題在哪裡?發現問題不在智力,而在動力。若孩子欠缺動力,怎推他,也只是外表回應;真正的努力,必須自發,出於內在動力。我反省自己,把精力投錯了地方,就算再加力度,孩子只會視為壓力,對讀書更感厭煩,最難過的,還影響了親子關係。
有一天,我平靜地跟噹噹說:
我不是站在對面跟你拔河競鬥。你是我心愛的人,我們為甚麼要浪費精力在這些事情上拉扯角力呢?我願意站在你那邊,一同努力。
當我放下緊張,嘗試從孩子的角度去看,明白他上課提不起勁的原因,形勢開始有了曙光。事實上,沒有人不為自己前途著想,也沒有孩子是真的懶惰。出現問題,背後必有原因。噹噹上課怕悶,找不到所讀的跟自己將來有甚麼關係。
我們把注意力轉投更重要的方向,協助孩子去發現自己的夢想,釐訂值得追尋的目標。當他看見人生有更遠大的圖畫,可以有廣闊的天空,他開始醒過來,領悟要好好計劃,珍惜現在所有,逐步邁向理想目標。
尋到更重要的原因後,噹噹自覺要讀書,因應自己所需而學習,自動去找尋合適的路。我們的心力放對了地方,再累也不覺得辛苦,因為已化為共同合作,值得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