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玩物益智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藏票證 憶捱出來的歷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1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俄珍寶島戰役和工農兵解放台灣,對全國軍民極具意義,自然成為軍用油票的設計主題。

 1978年中國實施改革開放,急速改變的不僅是經濟發展,人民的日常生活亦出現重大的轉變,中國人過了數十年的票證生活,就隨著改革開放而成為歷史。

 從前物資匱乏,為保證人民有基本糧食和日用品,國家發行糧票、工業票、油票、布票等來分配。20多年來不斷收藏各種票證的陳子麟認為,一張小小的糧票,不僅用來分配糧食,更與中國的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發展和全國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所以糧票又稱中國第一票。

 一張張糧票都印證著生活刻苦的歲月,回望這些歷史舊物,令人更能體會這30多年的成果並非必然,憶苦思甜。 文:陳慧敏 攝:莫雪芝

大大小小的大米票、雜糧票、大豆票,對陳子麟來說,並不僅僅是心愛的藏品,更是少年生活的重要印記。「當時必定持有糧票,加上相等的金錢才可換購糧食,沒有糧票,再多的錢也換購不到一丁點糧食。」70年代,十多歲的陳子麟在家裡負起煮飯的工作,對糧票在日常生活的重要角色,固然有深刻真切的體會。

票證種類 包羅萬有

 糧票這種計劃經濟的獨特產物,有全國糧票、地方糧票和軍用糧票等,在1955年開始在全國推行,是中國的重要政策之一,不僅影響當時全國人民的溫飽,對於人民的生活習慣、軍事和國家的發展,都舉足輕重。

 「當時國家糧食和物資都缺乏,所以要透過糧票和其他工業票來分配資源。」陳子麟指當時除了大米、小麥、豬油、魚肉雞鴨、蔬菜、糖等糧食,需要以糧票換購外,其他日用品如肥皂、火柴、縫紉的棉線、汗衫、剪髮、甚至洗澡的熱水都由不同的票據規定,包羅萬有。他指1958至73年,是糧票的流行年代,後來隨著農產量增加,加上國家改革開放,糧票的功能慢慢減退,至1993年才正式成為歷史。

相關新聞
藏票證 憶捱出來的歷史 (2009-05-10) (圖)
積極推廣 糧票歷史意義 (2009-05-10) (圖)
軍用糧票 刮目相看 (2009-05-10) (圖)
投資有道:名家手製煙斗 工藝價值兼備 (2009-05-10) (圖)
鈔海趣談:孫中山發行「中華民國金幣券」 (2009-05-10) (圖)
拍賣風雲:珍貴郵品開拍 (2009-05-10) (圖)
古董相機 重溫攝影樂 (2009-05-03) (圖)
收購舊相機 公私兩忙 (2009-05-03) (圖)
珍稀藏品 千金不換 (2009-05-03) (圖)
新不如舊 享受與眾同樂 (2009-05-03) (圖)
Wooden Camera England (2009-05-03) (圖)
Polaroid SX70 (2009-05-03) (圖)
紅旗20相機 (2009-05-03) (圖)
Minolta Autocord相機 (2009-05-03) (圖)
Petal貴為全球最微細特務相機 (2009-05-03) (圖)
National C-R2相機 (2009-05-03) (圖)
東方相機 (2009-05-03) (圖)
Minolta 7000 AF50相機 (2009-05-03) (圖)
Bellow-Graflex Speed Graphic (2009-05-03) (圖)
「荷里活廣場世紀古董相機展」 (2009-05-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玩物益智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