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娛樂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奧地利《白絲帶》綁走金棕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5-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金棕櫚大獎得主導演米高漢尼卡(右一)在台上接受評委的道賀。 路透社

 就像巨人的「壯烈死鬥」般,今年康城影展由奧地利一齣描繪納粹兇殘面目的震撼人心劇情片奪魁,讓李安等一眾世界知名電影人空手打道回府,而另一方面則見名氣較次的勢力抬頭。儘管經濟環境未見起色,紅地毯明星與看戲影迷未如往昔,連訪法買片的商家亦較少,但有指今屆參展片質素不跌反升,為這個商業味濃厚的「歐洲三大影展」之一開創通往更美好明天的道路。

 由奧地利導演米高漢尼卡執導的《白絲帶》(The White Ribbon),嚴厲帶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的一條德國村落,透過黑白攝製手法營造出懾人氣氛,由於放映時已得到不俗評價,結果擊敗眾多強手勇奪今屆金棕櫚獎。從伊莎貝雨蓓手中拿獎的米高說:「我感到很美好,這是你能在影圈中拿到的最佳獎項,因此我覺得快樂!」他感謝影展組委會與競賽單元評委會的認可,並笑言:「以前太太常問我很女人的問題,那就是『你感覺幸福嗎?』我一直認為這是很難回答的。但現在我想說,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白絲帶》登頂,即意味著包括李安、艾慕杜華、堅盧治和珍甘比茵等無法得到由伊莎貝率領之評委小組青睞,望門輕嘆。大獎塵埃落定,有人意外有人驚喜,有導演暗指評委間出現很多爭論,對此伊莎貝毫不兜圈,直截了當稱這是屬於評委小組之間的秘密,不應告訴記者。

《預言者》失金棕櫚未失望

 稱得上是全場亞軍的「電影節大獎」,是由法國導演積克奧迪雅操刀之監獄片《預言者》(A Prophet),沒對失去金棕櫚獎失望,反而幽默地反問「難道這個獎不好?」而他最想感謝男主角。算是第三名的「評委會獎」則有兩名得獎者,分別是韓國朴贊郁的吸血鬼神父畸戀片《蝙蝠》與屢獲康城獎項之Andrea Arnold的劇情片《魚缸》(Fish Tank),後者稱獲獎對影片是個好開始,她亦讚其他參展片都是上乘之作。朴贊郁表示其創作道路仍很漫長,現在仍未體會到箇中苦處,一直也能感受到快樂!

暴力於康城獲得回報?

 菲律賓代表布里楊文杜沙的《Butchered》,因用廚房刀子把妓女宰成碎片的內容引起爭議,現獲導演獎頗讓人驚覺評委的目光開放。然而頒獎前得分墊底的本片,當大獎宣布得獎即引來記者一片噓聲,但其獨特拍攝方式卻得到評委們力挺,像土耳其導演舍蘭大讚它是今屆最有力、最創新的作品,韓國的李滄東亦對該片獲獎示以高興。不過英國編劇Hanif Kureishi則坦言不算特別滿意,強調「今後不想再看到類似題材的片子」。得獎片如此普遍題材晦暗,難怪《紐約時報》以簡單直接的一句「暴力於康城獲得回報」來作描述。

塔倫天奴新作摘影帝

 比起這幾位影壇猛人,昆頓塔倫天奴總算「執返身彩」,其二戰作品《Inglourious Basterds》畢彼特雖是掛頭牌的宣傳號召對象,亦是影展最受注目一套戲,但捧走最佳男主角卻是實際戲份最多的Christoph Waltz。這位奧地利電視男星片中堪稱「猶太獵人」,發揮作用比畢仔還大。影后法國女星莎樂甘斯寶,憑以連串性愛與摧殘場面深深衝擊大會的話題作勝出,她領獎後表示「(導演)容許我以相信最為激烈、最痛苦的方式生活,還有我整輩子最刺激的經驗」。她還說能跟拉茲合作感驕傲,敬佩他的工作。

 作為法國影壇兼新浪潮電影象徵性人物,現年87歲的亞倫雷奈榮獲康城特別大獎,表揚他過去半世紀的功績。這位七度挑戰金棕櫚獎的法國影壇元老表示,能得此榮譽獎實在吃驚,也要感謝所有為電影作出貢獻的人,希望年輕一輩可做得更好。  ■文:外娛組

相關新聞
顧美華爆大鑊 某人三度懷孕迫婚 (圖)
妹妹至死仍維護老公 (圖)
張文慈呼籲吳亭欣 現身交代事情始末 (圖)
TVB放生張舒雅 陳志雲:唔做呢行就OK (圖)
鄭嘉穎食定降血壓丸拍新劇 (圖)
阿叻宣揚正能量生活 (圖)
雞手鴨腳示範煮麵 阿倫硬餵小儀食臭豆腐 (圖)
為救必正 三奶奶怒摑大奶奶 (圖)
張學友透露女兒想做歌星 (圖)
霆鋒隔空賀柏芝生日 (圖)
奧地利《白絲帶》綁走金棕櫚 (圖)
舒淇難捨康城章子怡大露背搶鏡 (圖)
榮獲康城編劇獎 梅峰意外 (圖)
第62屆康城影展主要獲獎名單
潘瑋柏吻李多海尷尷尬尬 (圖)
歌迷蜂擁 被困車上棒棒堂簽票會混亂下腰斬 (圖)
上海電影節評委國際巨星雲集
中國音樂劇《蝶》 7月香港上演 (圖)
監製吳思遠 證青霞參演《一代宗師》
梁靜茹赴京做足準備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娛樂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