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酸雨帶東移 危及發達地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9-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儘管內地加緊控制酸雨,但王韜認為酸雨降水的面積和頻率均無明顯變化。本報記者潘政祁 攝

本報記者 吳玫

 中國經濟急速發展,排放的空氣污染物亦與日俱增,令酸雨問題日趨惡化。由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結構工程學系教授王韜領銜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即973項目)的「中國酸雨沉降機制、輸送態勢及調控原理」,經過近4年的檢測及研究,發現內地西南原本擁有面積最廣、酸度最濃的酸雨帶,但其目前正逐步東移至經濟發達區域;至於土壤和沙塵偏鹼性的華北和東北地區,酸雨也在顯著增加。王韜指出,國家近年致力於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但由於來自燃煤和汽車廢氣的氮氧化物,也是主要致酸成分,雖然以往影響不大,但目前在一些地區,其對酸雨的作用已超過了二氧化硫。

 酸雨是指酸度(pH值)小於5.6的降水,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質,其主要來源是人為化石燃料的燃燒排放。酸雨不但令生態環境及建築物受危害,那些未能形成酸雨滴、但懸浮於大氣中的酸性微小顆粒物,則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也是造成灰霾天氣的主因之一。現時全國每年因酸雨和二氧化硫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上千億元人民幣。

北方鹼性環境變弱

 儘管內地近年加大控制酸雨的力度,如花費逾千億元為電廠增設脫硫裝置等,但王韜認為酸雨降水的面積和頻率均無明顯變化。他帶領的973項目在全國設立近200個觀測站,進行大量分析實驗,發現內地是世界三大酸雨區中唯一面積仍在擴大的地區,「1992年受酸雨影響的地區約佔國土面積3成,到2006年已增加至4成。」他指2000年時全國平均降水的酸度是5.3,至2008年已減至4.7。

 王韜等人的檢測結果顯示,西南地區的酸雨狀況有所改善,但東部地區卻在惡化,其中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和珠三角這中國三大經濟區域的酸雨問題最為明顯,華北地區的污染程度則較南方更嚴重。他解釋說,北方土壤偏鹼性,被風吹起的揚塵也偏鹼性,會中和雨中的酸性物質;南方的土壤和揚塵偏酸性,使雨中的酸性物質增加,易形成酸雨,「但東北、華北這些以前沒有酸雨的地區,現在都出現了酸雨。」

 王韜分析稱,酸雨帶擴大及濃度增加,可能是大氣物質酸性增強或鹼性減弱。對於變酸的原因,一方面由於中國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對能源需求旺盛及大型工業項目紛紛上馬,使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斷上升,酸雨問題持續惡化。

氮氧化物排放量增

 另一方面,同樣具有致酸作用的氮氧化物近年的排放量顯著增加。王韜稱,「10年前硫化物對酸雨的作用至少比氮氧化物多好幾倍。但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氮氧化物對造成酸雨的情況在不斷增加,有的地方甚至超過了二氧化硫。例如在長三角,兩者作用已經相當。」他指氮氧化物的生成主要源於電廠排放和汽車廢氣,其中東部地區的排放量上升最明顯,「華北平原的氮氧化物排放量,2007年比1997年增加了3至4成,這跟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的數據是吻合的。」他還提到,去除氮氧化物的技術較控制硫化物複雜,且所需儀器均要從外國進口,價格昂貴。

 此外,大氣中的鹼性物質濃度也對酸雨構成影響。王韜指大氣中較大的顆粒物多屬鹼性,能中和酸雨裡的致酸成分,「國家現在對水泥製造等產業的排放控制很緊,令大氣中的揚塵等顆粒物大為減少,這是好事;但從酸雨形成的角度看,卻令酸度提升。」因此,他認為治理大氣需要進行全面考量和協同控制。他續稱,酸雨問題惡化有多方面原因,但相信主要還是人為造成,「它的濃度已經超越自然形成的因素。」

相關新聞
學生貸款拖欠 多達1.7萬宗 (圖)
擔保人被追債暴增1.3倍
逾7成貧童 課後學習欠支援 (圖)
首屆高校乒乓球賽 理大奪冠 (圖)
中大邀歐羅之父 任博文講座教授 (圖)
漢字擁6000年歷史 (圖)
大專生過去3學年拖欠還款情況 (圖)
學生拖欠還款連累擔保人被追債宗數 (圖)
酸雨帶東移 危及發達地區 (圖)
土壤緩衝力強 樹葉覆蠟免毀林
港處下風區域 「食正」內地污染物
逾140專家歷時5年 研控酸雨對策
蘭大百年校慶 胡錦濤電賀 (圖)
粵師港校交流 感受多元教學
通識路路通:治理空氣污染 須解社會爭議 (圖)
空氣污染程度及其影響 (圖)
資料二:2007年由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及TNS市場研究公司進行的調查摘要 (圖)
資料三:香港美國商會於2007年度對89名會員進行的調查摘要
思考問題
污染物來源地存分歧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