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正式批准上海興建迪士尼主題公園,項目預計耗資35.9億美元,樂園第一、二、三期建成後,總面積將達10平方公里,是香港迪園的8倍,比號稱「亞洲第一樂園」的日本迪園還要大2.2平方公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指出,中國是潛力龐大的市場,足夠容納兩個迪士尼樂園。
中國雖然可以容納兩個迪士尼樂園,但上海迪士尼樂園不論在規模、票價及內地人流上都較本港有優勢,難免會分流內地客源,對港構成競爭。香港應對挑戰的治本之道,是從總體上加強旅遊競爭力,增加對遊客的吸引力。因此,香港需在加快迪士尼樂園擴建,甚至考慮調低價格提升吸引力的同時,加大力度提升本港旅遊優勢,加快包括西九龍文娛區、郵輪碼頭在內的旅遊基建,從整體上鞏固購物天堂和旅遊中心的地位。
資料顯示,去年訪迪士尼的旅客中,內地旅客佔三分之一。未來上海迪士尼建成後,內地旅客不必辦理入境手續,前往較方便,而且票價比本港便宜,樂園面積更大,肯定會吸引一些內地旅客改往上海。香港必須努力提升自身吸引力。本港迪士尼最大問題是面積太小,所以園方必須趕及在上海落成前,完成擴建工程,並且研究下一步擴建。
應該看到,迪士尼雖然是本港有吸引力的旅遊景點,但並非是吸引旅客來港的主要因素。本港一直以購物美食天堂享譽全球,不少旅客來港為了消閒購物,加上本港中西文化薈萃,城市建設先進,交通四通八達,港人文明好客,不少旺點如山頂、海洋公園等深入民心。這些都構成了本港獨特的旅遊魅力。內地任何城市儘管硬件發展一日千里,亦難以在短時間內取代本港的獨特優勢。所以,本港若要應對上海迪園的挑戰,必須揚長避短,既改善本港的旅遊硬件,加快西九龍文娛區、郵輪碼頭等大型基建,又舉辦更多國際性盛事,打造區內盛事之都,還要加強向外地宣傳本港的旅遊形象,杜絕黑店宰客,讓旅客放心來港消費,鞏固旅遊優勢。
這次上海成功爭取迪士尼落戶,也提醒香港需面對來自內地城市的競爭。事實上,隨着周邊地區的急速發展,肯定會對本港造成挑戰,而且不獨是旅遊業,金融、專業服務、教育等高增值行業同樣是其他城市急起直追的目標。面對接踵而至的挑戰,本港不必過分恐慌,但卻必須正視。本港有今日的成就亦是經過千錘百煉而得來,因此競爭並不可怕,最怕的是畏懼競爭,退縮避戰,這樣只會令本港優勢逐步流失。這次上海拍板興建迪士尼,對本港正是加強競爭意識的一個鞭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