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經過60年的發展,中國空軍戰鬥力水平有了質的飛躍。圖為今年國慶閱兵空軍方隊飛越天安門上空。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 劉越山
中國空軍11日迎來成立60周年紀念日。軍方權威人士向本報透露,經過60年特別是最近十多年的急速發展,中國空軍已初步建成了高、中、低三層配置的作戰力量,形成了以第三代主戰裝備為骨幹的空中作戰體系,戰鬥力水平有了質的飛躍。他表示,在引進提高方針指導下,空軍各項作戰能力都有了較大提高。一些特種作戰飛機的研製成功,更是如同給中國空軍力量添加了「倍增器」,空中預警機、空中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新機種的陸續服役,使得中國空軍基本擺脫了過去完全由地面指揮和控制以及支援的套路,發展成為一支立體化的作戰力量,步入世界先進國家的前列。
專家指出,根據中央軍委以及現實任務的要求,中國空軍正在為「為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的攻防兼備的空軍」而努力。根據這一思想,空軍在實現裝備現代化的同時,正在加強空中進攻力量以及空天一體建設。
步入發展「快車道」
中國軍事專家陳光文指出,在未來戰爭中,中國空軍將按照「首戰用我,全程用我,用我必勝」的信條爭當「主角」,確保空軍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進行「相對獨立的戰爭」。他表示,從軍隊的「配角」到「主角」,中國空軍已經成功實現了「角色轉化」,這是未來發展戰略的新動向,也是空軍戰鬥力提升的新指針。
湧現大批領軍人才
中國空軍司令員許其亮日前表示,空軍在新世紀新階段已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具體表現在6個方面,包括以空軍戰略、空軍發展戰略為核心的重大軍事理論研究取得新突破;軍事鬥爭準備深入推進,部隊核心軍事能力和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能力明顯提高;軍事訓練轉變向縱深發展,對抗性訓練、基地化訓練、信息化訓練有序展開、持續推進;主戰裝備跨代躍升數量大幅增加,精確制導彈藥成系列成規模,一些大型信息化裝備投入使用,武器裝備現代化信息化水平穩步提升。
其它兩項還有:院校教學改革得到進一步深化,一大批滿足空軍建設和信息化作戰需要的領軍人才、尖子人才和骨幹人才群體已經形成,具有嶄新知識結構,掌握先進軍事理論、作戰理念,熟練駕馭高技術兵器,善於進行聯合作戰的新型軍事人才快速成長。另外,後勤保障工作進一步完善、裝備作戰保障體系以及綜合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續研發各種先進武器
他表示,今日的人民空軍,完全有決心有能力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貢獻。
中國戰略學會研究員江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中國空軍下一步發展方向除了繼續研製發展各類新型高技術飛機外,還將重點發展與之配套的各種先進武器,如各種用途的無人飛機、各種預警機、加油機、電戰機、空中信息平台、各類大型遠程運輸機,同時也將大力發展各類導彈預警衛星、導航定位衛星、偵察衛星、通信中繼衛星、「殺手」衛星、激光攔截衛星等。據悉,中國空軍目前還正在努力發展新型軌道轟炸機。
專家表示,21世紀是信息化的世紀,也是空天的世紀。信息領域和空天領域已成為國際戰略競爭的兩個新的制高點。中國空軍部隊編成和職能未來將逐步趨向攻防兼備,突出進攻,突出空天一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