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政總署證實,已向4間涉嫌違規經營骨灰龕的寺院及宗祠發出警告信,要求業權人停止有關活動,並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本港骨灰龕位供不應求,市民為安置先人忍受長期輪候之苦,大費周章,私營骨灰安置場所因而應運而生。政府固然有責任加強管理,但即使裁定這些私營骨灰龕場違法經營,最終受困擾的還是市民,如何再安置先人骨灰才是更令人頭痛的問題。當局與其出手檢控,不如釐清法律指引,協助私營骨灰龕透過申請變更土地用途得以合法經營,既避免有關場所停業給市民帶來不便,還可鼓勵私人機構營辦骨灰龕場,滿足市民需求。
本港每年約有逾4萬人逝世,火葬者約9成。截至今年7月底,政府只有90個骨灰龕位可供重售,申請者卻多達1.7萬人。食環署表示,現時申請政府的骨灰龕位需要輪候23至56個月不等。因為公營的骨灰龕位嚴重短缺,不少寺院和宗祠瞄準市場需求,紛紛興建龕堂、出售龕位。一直以來,寺院、宗祠經營的骨灰龕堂是否合法存在「灰色地帶」,政府既無特定的註冊安排,亦無明確的法律條例以作規管。由於這些寺院和宗祠地處新界鄉郊,環境清幽,適合供奉先人,雖然龕位價格不菲,但仍受到孝子賢孫的歡迎,如今各類寺院、宗祠已經出售或安放的骨灰位估計數以萬計。
近來,私營骨灰龕場的合法性引起廣泛爭議,地政總署指稱有關骨灰龕場違反地契條款,要求其停止經營。個別骨灰龕場業權人則指對有關法例的規定與政府理解不同,不惜訴諸法庭,以求維持經營。當局不宜對私營骨灰龕場採取封殺政策,而應經過合法化整頓,名正言順地向公眾提供骨灰龕位,不失為體恤民情、減輕政府骨灰龕位供應壓力的有效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