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國邁出打造國家品牌第一步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02]     我要評論

中國商務部聯合4家商會,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投放一則30秒鐘的廣告,標誌着中國政府邁出了推廣國家品牌的第一步,這既是因應金融危機下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攻勢作出的應對措施,也是向世界宣傳「中國製造」並非廉價品的代名詞。不過,讓中國名牌在全球叫響是一場持久戰,中國應加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創建與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同時努力提升國家軟實力,運用軟實力推廣國家品牌,使中國人民的勞動不再廉價,這是中國經濟轉型和富民強國的必由之路。

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後,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中國製造」成為主要攻擊對象。目前全球35%的反傾銷調查和71%的反補貼調查,均針對中國出口產品。今年前三季度,有19個國家對中國產品發起88起貿易救濟調查,涉案總額102億美元。推動中國經濟起飛並使全世界受益的「中國製造」,正面臨貿易保護主義層層壁壘的圍堵。中國商務部在CNN投放的廣告,是中國穿越貿易保護壁壘的一種努力。這個廣告及時傳遞「中國製造」是世界各個貿易體分工協作、利益共享的事實,揭示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中國製造」就是「世界製造」,而西方圍堵「中國製造」,實際上也是在圍堵自己。

「中國製造」實際上已成為各國優勢元素交互融匯的平台,因此「中國製造」並非廉價品的代名詞。但也要看到,目前中國國民生產總值中,只有不到20%的價值是由品牌製造業所貢獻出來的,由於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產品,在全球製造業產業鏈上,中國企業只處於中低端,「中國製造」的利潤,中間商分得60%,品牌商佔到30%,而中國製造商僅得10%。勞動力廉價與其說是「中國製造」的核心競爭力,毋寧說是中國經濟的最大軟肋。研究發現,國家品牌對一個企業或產品品牌的貢獻率達到了29.8%,可謂至關重要。中國企業應加快自身產品質量的提高、品牌的建設,從而開拓更多的海外和內銷市場。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曾說:「在國際交往中,索尼是我的左臉,松下是我的右臉。」中國應大力開展自主創新,開發和發展核心技術,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產業基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中國實現富民強國的重要戰略。應該看到,中國的發展理念、發展模式、外交、文化等都在不同的側面增強了中國的軟實力,成為塑造中國品牌的有利條件。中國運用軟實力開發和推廣國家品牌,將收事半功倍之效。

相關新聞
中國邁出打造國家品牌第一步
零售全線上升 經濟喜中有憂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