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融合乃大道理 反對高鐵短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03]     我要評論

立法會工務小組今日審議表決高鐵撥款,反對派已表明將反對撥款。反對派反對高鐵的表面理由是造價貴,但實際上他們已明確表示,內地推行高鐵網絡計劃,香港連接高鐵網絡是特區政府為中央擦鞋,所以他們要反對。反對派堅持隔離香港與內地的政治思維,隨着政改諮詢展開,顯示出殃及大型基建項目的傾向,這不能不令人憂慮。但是,事關香港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的大型基建,任何黨派都不應將其政治化。將大型基建用於政治角力和賭注,絕非港人之福。

香港建高鐵絕非奉承中央。高鐵香港段的意義,在於接通全國高鐵網絡,帶動香港與珠三角以及內地其他地區融合,鞏固香港國際都會的地位,強化競爭力,避免邊緣化,對香港極具深遠策略意義。高鐵也是快速、低成本、環保的交通新工具,可減少污染。法國、德國、日本和台灣等地的高鐵,都發揮了巨大的經濟和環保效益,香港建高鐵更是上佳之選。

高鐵工程費為652億元,造價高主要是高鐵要在地下隧道走線,這是為香港保育付出的代價,此外高鐵計劃延宕多年致工程費上漲,也是一大原因。回顧歷史,香港當年建地鐵、新機場和機場鐵路,當時也有反對聲音,其中一個主要理由也是成本過高,難以回本。但事實證明,只計較建造成本而忽視工程背後的巨大戰略意義,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高鐵香港段的意義,在於香港與珠三角乃至更大腹地的融合,使香港得到更多的人流、資金流和商務流,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回歸以後未能適時推進粵港融合,已令香港經濟發展蹉跎了許多時光。令人憂慮的是,隨着政改諮詢展開,反對派有意將政制問題上的立場,蔓延至大型基建撥款上。然則,從現在到2012年,正是本港大型基建興建的高潮時期,這對本港創造就業、增強競爭力並融入珠三角,都十分重要。若反對派在政制問題上的立場殃及大型基建,勢必拖慢本港的發展。人們希望,無論是建制派還是反對派的議員,都應該政治歸政治,基建歸基建,勿將二者混淆起來。大家都應該支持大型基建盡快展開。

相關新聞
借助專業力量 提升網絡安全
融合乃大道理 反對高鐵短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