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12月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熱錢既防又用 樓市須保平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04]     我要評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昨日發表報告,確認香港經濟正在逐步復甦,調高港明年GDP預測至5%;同時亦提醒大量資本流入本港,有可能導致資產市場和宏觀經濟的不穩定性,呼籲港府考慮再推出監管措施。

國基會的報告反映國際權威組織看好本港經濟前景。這固然與當局的救市措施發揮功效有關,而大量熱錢流入,亦為經濟復甦注入了源源不絕的活水。不過,熱錢有利有弊,當局不必視之為洪水猛獸,而應既防又用:一方面加強監管,增強金融體系的抗壓能力,確保樓市平穩,避免熱錢流走造成震盪;另一方面積極善用熱錢充盈造成的寬鬆低息環境,加強推動經濟的力度,加快實體經濟的復甦。

金融海嘯爆發後,本港今年第一季的經濟曾急跌7.8%,及後大幅收窄,基金會更預期明年有5%增長,這個數字環顧全球各先進經濟體,都可算十分標青。當局的救市措施對症下藥,尤其多項穩金融政策,不僅保護了金融體系免受衝擊,更讓銀行能夠保持放貸,保住經濟活力。同時,自去年開始大量熱錢持續流入,至今已逾5000億元,龐大熱錢相繼流入股市樓市,帶動資產市場出現一輪小陽春,市民資產水漲船高,大大改善了市面氣氛,提振了內需市場。在外貿仍然未見起色之時,內需市場成為經濟的火車頭。

當然,熱錢流入的風險亦須高度重視。現時恒指自低位已彈升一倍,樓市亦反彈逾三成。資產市場的暢旺明顯脫離了實體經濟增長,主要是熱錢炒作所致。如果任由泡沫滋生積聚,當息口回升、熱錢撤走之時,很可能就會刺破資產市場的泡沫,打擊經濟復甦。

樓市關係經濟民生。當局樓市政策的重點,仍應是保持樓市平穩。為此,應該採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勾地表內彈性引入不同種類的地皮,並調整勾地底價,藉以調節土地供應;二是加強對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監管,防止濫發貸款情況,保障金融體系安全;三是進一步加強樓宇資訊的透明度,打擊虛假資訊,保障樓市健康發展。

以本港這樣一個資金自由的經濟體,熱錢流入不可能避免。其實,資金來去自由從來是本港賴以成功的關鍵。當局在切實做好防範措施的同時,還需重視利用熱錢,設法將熱錢導引到實體經濟如六大產業之內,利用現時市場資金充足的寬鬆環境,推動產業發展。只要實體經濟回復動力,熱錢何時流走對本港的衝擊亦屬有限。

相關新聞
熱錢既防又用 樓市須保平穩
處罰太輕無異於放縱犯罪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