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是源於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教訓總結,亦是亞洲國家亡羊補牢,應對世界經濟形勢變化的明智之舉。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亞洲再次面臨國際資本流動、美元貶值、石油價格上漲等新挑戰。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認為,這場百年罕見的金融危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自應對,必須加強合作,同舟共濟,共同應對。在此背景下,亞洲財金融合之勢漸行漸近,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清邁協議」的簽署,正是其實質化的一步。
當然,亞洲國家的財金大融合,仍然任重而道遠。亞洲各國多樣性的客觀存在,本身就制約着亞洲金融一體化的實現,「亞洲貨幣單位」這一「類歐元」貨幣的構想,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幾乎不可企及。但這並不意味着亞洲財金融合無所作為。
作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家,中國在推進亞洲金融合作方面可發揮更大作用,推動亞洲區域外匯儲備庫有效運作起來,同時在建立亞洲統一的債券市場、亞洲貨幣基金的過程中發揮積極的牽頭作用。中國已經成為亞洲財金融合最重要的推動力量。中國在亞洲地位的逐步提高,及各國對中國信任度的逐步建立,將是未來亞洲金融合作的重要保障。 ■海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