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增值通:浸大首設綠能碩士 提供研暖化危機知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2-2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陳啟堯預期,無論本地或全球,未來均需大量節能專才。本報記者劉美顏 攝

本報記者 劉美顏

 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不斷增加,令全港氣候暖化的情況惡化,引發生態危機,各國政府才開始驚覺環保、節能及減排的重要性。為趕上國際社會的節能大趨勢,香港浸會大學今年推出全港首個綠色能源科技理學碩士課程,旨在為本科畢業生提供進一步深造途徑,以令其適應未來在綠色能源、環境監測及相關社會研究職業生涯上的需求。

 為達致減排目標,各國政府均絞盡腦汁,制訂節能政策。浸大物理系助理教授陳啟堯舉例指出,美國能源部近年大力投資再生能源項目,啟動費用達30億美元,之後會再撥出300億美元貸款予從事相關項目的公司及企業,歐洲政府亦有類似安排;而中國政府亦大力投資發展綠色科技,特別是風力及太陽能發電,香港特區政府亦不敢怠慢,07至08年《施政報告》建議要在2030年前把能源強度在2005年的基礎上,至少降低25%的目標,凡此種種均會在巿場上製造就業機會。

各國紛投資 市場現先機

 為此,不同國家的大學亦致力培養相關的科學人才及工程人員,以協力開發節能新技術或替企業策劃節能措施,如澳洲的梅鐸大學(Murdoch University)已設有本科及研究院的能源課程;其實浸大本身亦已有能源中心,就綠色能源的相關信息作交流。

回應需求 面向內地招生

 陳啟堯預期,無論本地或全球,未來均需大量節能專才,而就本港大學課程而言,並無相關的專科課程設立,浸大首設的綠色能源科技理學碩士,正好回應社會需求。陳指出,課程除歡迎香港學生報讀,亦會面向內地招生,課程以英語講授,屬一年全日制課程。

學額最多60個 視乎反應而定

 據了解,首屆的學額介乎25至60個,視乎招生反應。學生須修滿9門課程、共27個學分,才達畢業要求;學年3個學期,每個學期將安排3門課程。課程主要涵蓋3個單元,包括「能源生產」,科目包括可再生能源原理與技術、能源開採與能源轉換;「環境科學與檢測」,科目有環境科學導論、地理信息系統與遙感;「社會科學」則會教授可持續發展管理系統,同學亦可選修環境法規及經濟等科目。此外,學員要從事綠色科技實驗及以綠色能源科技專題研習,才能畢業。

課程交叉 不宜非本科生

 上述課程會優先考慮具生物、化學、物理、工程或環境研究等理科學士畢業背景的申請人報讀,擁有相當於香港工程師學會高級文憑水平的相關專業資格水平者亦可申請。由於這課程學科有交叉之特色,校方不建議不具適當背景者申請有關課程。

相關新聞
通識路路通:完善不足 握緊機遇 發展中醫藥樞紐 (2010-02-22) (圖)
資料一:中西醫比較 (2010-02-22) (圖)
想一想 (2010-02-22) (圖)
資料二:中醫的不足及其發展障礙 (2010-02-22) (圖)
想一想 (2010-02-22) (圖)
資料三:近年本港中醫藥業的發展舉例 (2010-02-22) (圖)
想一想 (2010-02-22) (圖)
增值通:浸大首設綠能碩士 提供研暖化危機知識 (2010-02-22) (圖)
綠色能源科技理學碩士課程詳情 (2010-02-22) (圖)
通識路路通:電子書趨成熟 改變閱讀文化 (2010-02-12) (圖)
電子閱讀與通識相關的探討問題 (2010-02-12) (圖)
 電子書需求大 助出版業收失地 (2010-02-12) (圖)
想一想 (2010-02-12)
資料一:電子閱讀的優劣比較 (2010-02-12) (圖)
想一想 (2010-02-12)
資料二:電子學習帶來的教學模式轉變 (2010-02-12) (圖)
想一想 (2010-02-12)
資料三:香港電子學習的現況及發展 (2010-02-12) (圖)
資料四:不同持份者對推行電子學習的意見 (2010-02-12) (圖)
想一想 (2010-02-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