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央視版《寶蓮燈》獲得很高收視率,算得上是神話改編為電視劇較為成功的例子。
中國民間傳說也一直是中國電視劇取材的寶庫。比如白蛇傳、七仙女、寶蓮燈、八仙等的故事都已經被拍過好多次,往往褒貶不一。這些傳說經過頗具時代性的改編,有時竟成為一種顛覆性的創造。比如法海與白蛇亦能曖昧,七仙女為了愛情遭遇酷刑等等。央視拍的《寶蓮燈》大膽地將二郎神塑造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正面形象,大獲好評,該劇創下央視古裝劇收視之最。可見,觀眾對於創新的接受度其實是很高的。
劇集製作趨急功近利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作電視劇的資源寶庫依然是綽綽有餘,神話傳說中不乏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美麗的故事,才情人物裡不乏李白、柳永、李清照等傳奇的人生。在特技爐火純青的今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加上我們的祖先留下的豐富資源,我們又何愁才思枯竭。只可惜,我們的電視劇始終在帝王將相、瓊瑤式情愛、經典故事的翻拍中徘徊。那些傳奇的詩篇、文化、歷史似乎只有在史書上才難得一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們急功近利的心態越來越盛,那些值得挖掘的題材往往被棄之不理。
一如當年迪士尼拍的動畫電影《花木蘭》、《功夫熊貓》大獲成功的時候,我們才幡然醒悟。於是,各類相關題材相繼湧現。難道總是非要等到國外的運作獲得市場成功後,我們才能再放心地炒冷飯。如果可以冷靜地思索下我們所擁有的文化歷史資源,而不總是以賺錢為第一要務,中國電視劇一定前景光明。也許我們不缺乏創新的土壤,缺乏的是創新的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