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3月7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華娛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素材庫豐盛 缺乏思索與膽量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3-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央視版《寶蓮燈》獲得很高收視率,算得上是神話改編為電視劇較為成功的例子。

 中國民間傳說也一直是中國電視劇取材的寶庫。比如白蛇傳、七仙女、寶蓮燈、八仙等的故事都已經被拍過好多次,往往褒貶不一。這些傳說經過頗具時代性的改編,有時竟成為一種顛覆性的創造。比如法海與白蛇亦能曖昧,七仙女為了愛情遭遇酷刑等等。央視拍的《寶蓮燈》大膽地將二郎神塑造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正面形象,大獲好評,該劇創下央視古裝劇收視之最。可見,觀眾對於創新的接受度其實是很高的。

劇集製作趨急功近利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作電視劇的資源寶庫依然是綽綽有餘,神話傳說中不乏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美麗的故事,才情人物裡不乏李白、柳永、李清照等傳奇的人生。在特技爐火純青的今日,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加上我們的祖先留下的豐富資源,我們又何愁才思枯竭。只可惜,我們的電視劇始終在帝王將相、瓊瑤式情愛、經典故事的翻拍中徘徊。那些傳奇的詩篇、文化、歷史似乎只有在史書上才難得一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們急功近利的心態越來越盛,那些值得挖掘的題材往往被棄之不理。

 一如當年迪士尼拍的動畫電影《花木蘭》、《功夫熊貓》大獲成功的時候,我們才幡然醒悟。於是,各類相關題材相繼湧現。難道總是非要等到國外的運作獲得市場成功後,我們才能再放心地炒冷飯。如果可以冷靜地思索下我們所擁有的文化歷史資源,而不總是以賺錢為第一要務,中國電視劇一定前景光明。也許我們不缺乏創新的土壤,缺乏的是創新的膽量。

相關新聞
缺乏原創 山寨經典 中國電視劇翻拍何時完? (2010-03-07) (圖)
素材庫豐盛 缺乏思索與膽量 (2010-03-07) (圖)
創新劇風險高 劇本 題材 發行難處理 (2010-03-07) (圖)
海外的中國人 愛看內地電視劇 (2010-03-07) (圖)
阮經天:一切都是我的錯 (2010-03-06) (圖)
為徹底忘掉舊愛 官恩娜香水贈工人 (2010-03-06) (圖)
規模將超《建國大業》 《辛亥革命》邀三地參與創作 (2010-03-06)
中國版《愛上女主播》開機 男女主角陣容受期待 (2010-03-06) (圖)
周杰倫嘆疲累 蔡依林 江語晨齊關懷 (2010-03-06) (圖)
「快樂男聲」將設海外賽區 (2010-03-06) (圖)
周迅為環保電影獻聲 (2010-03-06) (圖)
樂基兒要自強 不靠黎明送樓 (2010-03-05) (圖)
阿Sa聲稱自己單身 (2010-03-05) (圖)
旁若無人當街糾纏 學友 湯唯大感新鮮 (2010-03-05) (圖)
陳道明籲台放開 允大陸演員赴台搞影劇製作 (2010-03-05)
韓三平預測 今年中影票房逾百億 (2010-03-05)
杜汶澤百變造型 (2010-03-05) (圖)
陸毅夫妻澳洲行 寓工作於娛樂 (2010-03-05) (圖)
周筆暢5月廣州開騷 (2010-03-05) (圖)
《花田》內地票房擊敗《72家》《錦衣衛》成華語片大贏家 (2010-03-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華娛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