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珠海乾務鎮240年歷史的裝泥魚,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資料圖片 乾務鎮提供
珠海斗門區乾務鎮240年歷史、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裝泥魚」,日前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該鎮準備將「裝泥魚」在民間復活,短期內舉辦「裝泥魚」大賽,並將長期規劃建起泥魚生態保護區。
裝泥魚是斗門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民間捕魚方式,起源於1765年時乾務鎮的虎山、荔山、馬山、網山村。「裝」,在廣東方言裡即「誘捕」之意。由於泥魚表皮光滑,經常在淺灘上跳躍或爬行,很難徒手捕捉,村民摸索出一整套捕捉技藝,包括編織魚籠、擇日選灘、裝泥魚、回籠4個步驟,代代相傳,一直保留至今。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泥魚市場價值高,有商家到乾務鎮收購泥魚,加工製成罐頭銷往香港、英美等地,珠三角灘塗地域大部分家庭都以裝泥魚、賣泥魚維生,而泥灘也被村民們稱為「九頃泥夾萬」,即「無價之寶」。
斗門申遺前已開始保護「裝泥魚」,不僅劃定泥魚生態保護區,還專門設立「裝泥魚傳承基地」,組織學生課餘學習織泥魚籠和魚簍,同時整理傳承人口述文本,便於留存。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 羅冬凱、歐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