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神州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珠海「裝泥魚」入選國家級非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6-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珠海乾務鎮240年歷史的裝泥魚,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資料圖片 乾務鎮提供

 珠海斗門區乾務鎮240年歷史、瀕臨失傳的傳統技藝「裝泥魚」,日前成功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該鎮準備將「裝泥魚」在民間復活,短期內舉辦「裝泥魚」大賽,並將長期規劃建起泥魚生態保護區。

 裝泥魚是斗門極富地方特色的傳統民間捕魚方式,起源於1765年時乾務鎮的虎山、荔山、馬山、網山村。「裝」,在廣東方言裡即「誘捕」之意。由於泥魚表皮光滑,經常在淺灘上跳躍或爬行,很難徒手捕捉,村民摸索出一整套捕捉技藝,包括編織魚籠、擇日選灘、裝泥魚、回籠4個步驟,代代相傳,一直保留至今。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泥魚市場價值高,有商家到乾務鎮收購泥魚,加工製成罐頭銷往香港、英美等地,珠三角灘塗地域大部分家庭都以裝泥魚、賣泥魚維生,而泥灘也被村民們稱為「九頃泥夾萬」,即「無價之寶」。

 斗門申遺前已開始保護「裝泥魚」,不僅劃定泥魚生態保護區,還專門設立「裝泥魚傳承基地」,組織學生課餘學習織泥魚籠和魚簍,同時整理傳承人口述文本,便於留存。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 羅冬凱、歐曉紅

相關新聞
誠實守信會吃虧 逾9成上海人認同 (2010-06-26) (圖)
劉少奇抽煙 公私分明 (2010-06-26) (圖)
珠海「裝泥魚」入選國家級非遺 (2010-06-26) (圖)
京漢蝸居深廢水罐兩年 撿垃圾維生 (2010-06-26) (圖)
南京誤傳再現「真鄭和墓」 (2010-06-26)
中共4領袖漢白玉雕塑見證歷史 (2010-06-26) (圖)
上千大學生爭做倒夜香 日背40斤抽糞管 年薪3萬 (2010-06-25) (圖)
4漢飯店豪花20萬兩車零鈔埋單 (2010-06-25) (圖)
武漢高校創紀錄 7千學士齊畢業 (2010-06-25) (圖)
黔漢被鐵鏈鎖6年 家人指精神失常 (2010-06-25) (圖)
內地網站破禁忌 29元立網絡遺囑 (2010-06-25)
榕老漢千里單騎讚揚黃福榮 (2010-06-25)
毛澤東「吸百家煙」 (2010-06-25) (圖)
成都球迷起訴中國男足 (2010-06-24) (圖)
八一飛行隊 殲-10表演機全到位 (2010-06-24) (圖)
江蘇高考生文言文作品 考起古文專家 (2010-06-24)
名校女生畢業照 露腿出位惹爭議 (2010-06-24) (圖)
嚴復故居開放首日 孫女辜嚴倬雲福州尋根 (2010-06-24) (圖)
首屆宗教界運動會 千名和尚道士競技 (2010-06-24)
泡泡秀 (2010-06-2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神州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