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故居的正門已被封死,不現當年風華。 本報實習記者樊匡斌 攝
【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林舒婕、實習記者樊匡斌廈門報道】連日暴雨後天氣放晴,住在鼓浪嶼漳州路44號的廖家後人暫時舒了一口氣。儘管島上日日遊人如織,卻鮮有人知曉,這搖搖欲墜的廖宅便是文學大師林語堂與夫人廖翠鳳成婚之地。如今,這座百年老宅因產權問題長年失修,令人唏噓不已。
記者前往廖宅時,只見正門已經封死,外牆剝落,原本雕刻精美的屋簷被白蟻啃去大半,牆上的玻璃窗早已不知所蹤。廖永明老人引記者從邊門入屋,屋裡黑黝黝的,牆邊擺放著爛掉的椽木。
廖永明告訴記者,每到大雨天,雨水順著屋簷和牆面流成一掛「小瀑布」,在屋內形成10多厘米深積水。前一陣連日暴雨,他不得不找出斧子,在牆角鑿出幾個窟窿,才解了水患。「再不修,房子就要倒了。」
風華不在 後人無產權
建於19世紀50年代的廖宅曾是鼓浪嶼3大歐式建築之一。 原為帶地下室3層結構,正門拱券高大,石階修長平寬,直達廳室。那時的正廳十分豪華,一家人常在此舉行家庭禮拜。
但據記者了解,廖宅的產權並不屬於其後人,3年前被一家企業買走。鼓浪嶼房管所的黃副所長告訴記者,每逢颳風下雨過後,工作人員都要搶修大宅。鼓浪嶼從去年開始申遺,林語堂故居是其中一個申遺的重點項目。按照規定,廖宅的產權人應該承擔起維修的責任。
要對房子全面翻修,居民必須搬出。廖永明頗有些無奈:「我們不符合政府安置房的申請條件,搬出這裡就無處可去了,也實在捨不得搬。」
台北故居 可資借鑒
記者此前曾到訪過漳州平和林語堂故居,儘管地處偏僻,但以其故居為基礎建設的紀念館佈置得井井有條。而陽明山故居的保護可以說是三處故居中最妥善的。台灣林語堂故居文物專員陳怡燕告訴記者,陽明山的林語堂故居自2005年起就由台灣東吳大學經營管理,逐漸由「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向「名人故居」及「文學生活館」方向規劃。故居對外開放,與「林語堂學」有關的活動經常在此舉行,而故居的日常維護與修繕則由東吳大學負責。
據記者了解,廈門大學在林語堂文學研究方面頗有建樹,若能以地方政府的資金投入,配合高校的學術積累,對鼓浪嶼故居進行規劃保護,也不失為一種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