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共同社稱,為達成以東盟為核心實現東亞經濟一體化的目標,日本和中國已各自出台了行動計劃。圖為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的第17屆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 資料圖片
【本報訊】共同社19日電:為達成以東盟為核心實現東亞經濟一體化的目標,日本和中國已各自出台了行動計劃。兩個計劃的目標均設為在2015年底前實施統一原產地規則等貿易促進政策。兩國將於26日在越南中部的峴港召開的東盟經濟部長會議上提出行動計劃,並力爭獲得各國贊同。
由於東亞經濟一體化被視為今後「東亞共同體」構想的基礎,因此日中圍繞主導權的爭奪勢必愈演愈烈。日本提出的「東盟+6」16國構想包括東盟10國外加日本、中國、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6國;而中國提出的「東盟+3」則指東盟加日中韓3國。日中分別希望以16國或13國的方式,締結自由貿易協定(FTA),從而推動經濟一體化。
日本在計劃中寫明了作為「東亞經濟一體化的第一步」,16國在2015年底前在推進貿易、經濟合作等7個領域應採取的行動。計劃在2012年底前對東盟與周邊各國分別簽訂的FTA等進行驗證,然後再具體決定統一原產地規則的方向,制定確保大範圍基建資金的政策。2012年決定的計劃將從2013年開始實施。
中國的計劃則提出了「東盟+3貿易促進路線圖」,力爭通過13國統一原產地規則並簡化通關手續等,在2015年底前將區域內的貿易成本削減5%。此外還設定了指標,以衡量目標達成度。
東盟外交消息人士認為,東盟擔心日中衝突可能會阻礙實現經濟一體化,因此「可能同時採用兩個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