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釣魚島非法扣留中國漁船,導致中日關係緊張,新首相必須小心處理。在對華政策上,菅直人被視為親華派,對華態度向來友好;小澤也主張加強對華關係,但態度反覆。
菅直人與中國甚有淵源,早在1977年跟隨一個政治家代表團首次訪華。他曾說,在亞洲,與日本關係最密切的就是中國,認為「中日友好不僅局限於21世紀,應把這種源遠流長的友好關係持續1,000、2,000年」。
在歷史問題上,菅直人承認日本侵華的事實,又強烈反對前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批評此舉有損日中與日韓關係。
至於小澤,曾主張加強日中關係,但2002年他告誡北京:如中國繼續大肆擴張軍力,日本人會變得歇斯底里,更曾主張日本重新武裝,再度成為有獨立軍隊和核武的「普通國家」。
對於參拜靖國神社,小澤曾揚言「戰後東京大審判是不當的報復裁判」,應實現天皇參拜。近年為了黨內團結,他才稍改口風。
在外交政策上,小澤曾提出「日美中等邊三角形論」,對美政策堅持「對等關係」,在亞洲政策上則重視對華關係。菅直人則朝現實主義方向,對中國採取「經軍分離」政策,經濟上重視發展中國關係,軍事上採取「靠美防華」策略。■新華社/共同社/美聯社/本報資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