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研究各種新式鎖是李田土閒暇時最大的樂趣。本報記者林舒婕 攝
廈門老街水仙路上,「李師傅開鎖服務公司」的招牌並不醒目,但上門求助開鎖、配匙的顧客卻經常需要排隊或是電話預約。至於原因則是店舖主人李田土早已名聲在外,加上入鎖行22個年頭,他開鎖超過10萬把,更在全國鎖匠協會交流會上摘下「鎖王」頂冠。
「現在內地住家用的多是天地鎖、AB鎖;香港人喜歡用日本產的鎖,非常精密防盜性能好;台灣人對鎖具也很有研究,比如這個皇冠鎖,小偷撬了很久都沒有撬開,只是略有變形而已。」45歲的李田土小學畢業後就出門謀生,1988年,他到廣東學習開鎖技術。一年半後,便回廈門開了開鎖店。在他眼裡,開鎖不僅僅是謀生技能,其中樂趣外人恐怕很難理解。
彈珠定結構 實踐攢經驗
李田土說,開鎖最重要的是要了解鎖的原理,懂得原理之後,便需要一步一步積累經驗。他告訴記者,鎖芯的內部結構中,彈珠是關鍵部分,它決定了鎖的內部構造,開鎖時只要把裡面的彈珠都推平,就可以把鎖打開。遇到沒見過的鎖,就得靠經驗去推測彈珠的位置。
平均下來,李田土每天要開20多把鎖,對住家門鎖、汽車鎖、保險箱鎖等40多種鎖的結構瞭如指掌。因為加入了當地警方「110聯動協作開鎖服務隊」,李田土更有機會研究例如高檔別墅的德國鎖頭、銀行金庫鎖、保險箱鎖等。李田土說,保險箱的鎖很難開,除了技術好之外,還要有經驗,同時還要算密碼。
忘帶自家匙 花數小時開鎖
有一回,李田土碰上了一個實在解不開的德國鎖,不得不把它破壞掉,拿著鎖芯研究了十多天,才把裡面的機關研究透徹。「就好像研究武功一樣,雖然知道原理,但就是不知道那個『點』在哪裡。」每年一屆的全國鎖匠交流會,是李田土格外珍惜的「充電」時間。「香港、台灣的同行,會帶來許多國外新種類的鎖,連著幾天跟高手切磋,見識和技巧都提高不少。」
不過,把「鎖王」難倒的不光是外國鎖,自家鎖也曾經讓李田土頭疼了一把。「以前家裡的鎖是我自己改裝的,故意將鎖芯裡的彈珠調整到特別長的位置,所配的匙上長了幾顆『牙』,就像突兀的山峰一樣,落差特別大。」一次忘了帶鑰匙出門,花了幾個小時才把門打開,後來只好改裝了稍簡單易開的鎖。 ■本報海峽西岸新聞中心記者林舒婕廈門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