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小六生晴欣曾因與同學關係不佳導致情緒出現問題。本報記者歐陽子瑩 攝
【本報訊】小學生情緒病徵狀一般難以被察覺,問題易被忽視,導致後果嚴重。今年9月開學僅一星期,1名中一男生便疑因不適應新學校環境,於住所跳樓自殺。明愛社會工作督導主任馮慶球指,雖然有社工曾於其小學提供輔導服務,但情緒「高危」的學生若保持低調沉默,外人實難以辨識,故認為家庭、學校及社工應就此多作互補。
就讀小六的晴欣,幸被母親及時發現其情緒受困擾,並轉介輔導而好轉。她去年就讀小五時因為受同學排擠,經常心情低落,小息時自我隔離,不與人交往。結果在精神壓力下,睡眠質素變差,半夜易醒又發噩夢,成績更開始倒退。她說,自己當時經常獨個兒哭泣,幸得母親察覺及主動關心,並向校方尋求幫助,最終在明愛的社工輔導下,走出陰霾;「現在不會去想負面的東西,又透過參加活動認識了很多朋友」。
就讀小五的欣欣(化名),因為家庭管教嚴苛,加上其性格被動,而且對自己要求高,時常感到鬱鬱不歡,最後更證實患上思覺失調。幸好在學生輔導員協助下,其家人改善了以往的管教方式,予以更多關心及照料,使欣欣的自信提升不少,病情進展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