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致和進行單車訓練。
今屆亞運會雖然於鄰近的廣州舉行,但隨著體院運動科學中心今年初的開放,港隊再不用長途跋涉提早赴賽址訓練影響體力及狀態,因為運動員已可於體院模擬賽道上作「第一身」訓練,其中最受惠的莫過於三鐵代表。李致和直言目前科技昌明,令一向不能經常到賽場集訓的三鐵項目現在有了更好的準備,比其他對手更早熟悉賽道。
體院的運動科學中心於體院今年初重建後增置,當中擁高科技的運動設施,令港將更有效備戰及極速提升狀態。當中包括可模擬賽道的多用途跑步機、可模擬高原生活的低氧房、智利礦工在困境中使用過的生理監察器、GPS團隊監測系統及高速3D動作分析系統等,當中的多用途跑步機可於輸入資料後,模擬賽道,令運動員能於香港就能「在」外國的賽道上訓練。
「我們於上月底到廣州試場只花了一天時間,用作收集賽道的資料,再輸入到體院的跑步機內,便可於亞運前每天在香港練習賽道,目前我們對賽道已有一定的熟悉。」李致和解釋備戰情況時說。除可「跑熟」賽道外,低氧房亦為他極速提升狀態,「以往我們賽前都會到高原作訓練,令自己於比賽前加強狀態,但現在有了低氧房,除可模擬廣州的天氣外,亦省卻了到高原訓練的舟車勞頓。」這些科技對三鐵及單車等針對性項目尤為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