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重慶老城》封面。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毅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廷軍、楊毅 重慶報道)重慶舊時的法國天主教教堂、使館洋行、千廝門老街、望龍門纜車……在重慶出版社近日出版的《重慶老城》中,作者何智亞用極具美感的582幅黑白影像,22萬字的文字述說以及10幅歷史繪圖,向讀者展示了巴渝舊貌之美,其中近七成的建築已經消亡。
被譽為「老重慶研究第一人」何智亞長期從事重慶老建築、老街區和古鎮歷史文化研究,並參與了重慶湖廣會館、重慶人民大禮堂等建築物的修復。10年間,何智亞相繼出版《重慶老巷子》、《重慶古鎮》、《四川古鎮》等一系列反映巴渝歷史文化、建築舊貌的圖文集。
「活地圖」老人提供線索
「著書過程中,我查找了幾十公斤的文獻資料,通過考證,發現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何智亞娓娓道來。通過走訪一些知情老人,何智亞得到了很多歷史線索。其中一位被人稱作「活地圖」的八旬老人楊鐘岫,其曾祖父楊佑庭是清末民初重慶富甲一方的棉紗幫首富。重慶開埠後,他創辦票號,經營匯兌等產業,在重慶城修建和購買了大量房產。通過老人的回憶發現,重慶著名的「楊家什字」房產便由此命名。
此外,書中還披露了汪雲松資助鄧小平赴法留學、招商局在朝天門設立的辦事機構等史料。
重慶老建築消失七成
何智亞坦言,在追尋老建築的過程中,要與城市改造的進程搶時間。他拍攝老建築,完全出於不自覺,只為能給人們留下一些記憶。但隨著城市的發展變化,人們開始懷念城市的老街巷,這些照片的價值便凸顯出來。「現在,書中所記錄的老建築差不多消失了七成。」何智亞遺憾地說,他期望從攝影的側面,加深民眾對老城的記憶,從而喚起讀者對城市文化的認同與理性層面思考。
何智亞歎息道,一些老建築的消失是令人歎惋的。比如書中用了3頁的筆墨來書寫的「仁愛堂」,其前身是1902年法國人創建的「仁愛堂醫院」,1944年改名為「陪都中醫院」。 「即使現在是殘垣斷壁,它也依然輝煌」。
何智亞表示,城市改造應該在合理規劃的前提下,保護、修繕、善待老建築,使其延年益壽。不加改造,任其殘損只能使老建築最終消失,而「無中生有」造古鎮古街的做法,也要當心過猶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