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唐煒向香港文匯報披露ECFA商簽內情。香港文匯報記者何凡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凡 北京報道)對於ECFA實施後是否將對香港經濟產生衝擊,唐煒表示,短期的影響有限;長期來看,隨著兩岸經貿交流規模的進一步擴大,香港將繼續發揮其國際金融中心、全球物流配送中心的作用,並獲得新的發展機遇。他透露,為保持香港的轉口地位,海關將依據原產地直接運輸條款,建立有關制度,解決中轉貨物的零關稅待遇問題。此外,港台服務貿易的業務範圍有別,彼此關係是「互補」並非「競爭」。
ECFA時代 港地位不變
唐煒指出,「兩岸經貿熱絡、做大蛋糕後,對香港的功能性需求亦會增大,香港能從中足足分一杯羹」。ECFA的實施,在短期內可能會對香港產生一定影響,但影響有限,理由有兩點:一是在貨物貿易方面,目前ECFA僅涉及部分早收產品,且「以往形成的貿易渠道,改變起來並不容易」。二是在服務貿易方面,香港服務業的優勢依然存在,特別是在金融、諮詢、法律等高端服務領域。台灣服務業屬於「跟隨型」,赴大陸投資主要是為台資企業提供服務;香港服務業屬於「國際型」,是為全球範圍的外部市場提供服務,服務範圍更廣,競爭實力也更強。
唐煒指出,港台的經濟結構有所差異,港台服務業在大陸市場亦有不同的服務功能和用戶群,可各自利用大陸的豐富資源與廣闊市場,傳遞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服務管理經驗,帶動大陸服務業水平提高,促進經濟共同發展。
唐煒強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對香港經濟必然是長期紅利。對於港人營商捷足先登的思維與效率,他亦讚賞有加,「貿易機會存在的地方,基本上不會缺少香港的身影。」唐煒指出,隨著兩岸貿易額在ECFA實施後不斷增大將為香港創造的新機遇,應能抵銷貿易轉移與貿易創造帶給香港的影響。
唐煒對此信心十足,「以目前兩岸在金融服務、中轉、航運等領域的能力,均不足以將香港排除在外,仍須借助香港的功能作用。」他舉例說,香港在東盟「10+1」協議達成時曾有憂慮,但從目前情況可見,內地通過香港至東盟及反向的貿易額並未減少,並且由此更強化了香港的中轉地位。而在兩岸實現「三通」後,透過香港轉口的兩岸貿易比例並未明顯變化,2007至2009年的此項數據均穩定在約7%的水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