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趨於成熟的西城區建設交通網
1、具有全局性。從經濟地理概念上看,中原經濟區以河南為主體,包括相鄰五省周邊市縣。從區位優勢上看,中原經濟區位於天地之中,中部之中,中國區域經濟的腹地,也叫牛肚子部位。自古以來,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從交通格局上看,中原經濟區有三橫五縱道路網絡,雙十字鐵路樞紐。從糧食安全上看,中原熟天下足。因此,可以說古往今來,中原地區的政治安危,關乎天下興亡;經濟起落,關乎國家的強弱;文化盛衰,關乎民族榮辱。沒有中原的崛起,就沒有中部的崛起。沒有中部的崛起,就沒有中國的崛起。所以說中原的振興,是中國振興的象徵,中原崛起是中國崛起的標誌。
2、具有科學性。科學指的是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等方面客觀規律的知識體系。科學性就是指某一知識體系的準確性、真實性。中原經濟區戰略規劃就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體現了科學發展的要求,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體現了區域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的客觀要求。構建中原經濟區,承東啟西,聯南攜北。既是平衡發展理論的必然要求,又是實現全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應有之義。體現了經濟內在規律的要求。企業的終級目的是利潤最大化。資本的本質屬性是產生更多的剩餘價值。這要求企業運營成本盡可能降低。中原獨特的區位優勢,為企業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原料、產品都能實現短時到達。同時,中原經濟區涉及1.5億人,是個巨大的內陸消費市場,企業產品近半就地銷售。體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河南的重工業比重大,煤、電、鋁、纖化工都是資源型的,節能減排的任務艱巨。而農副產品深加工有著廣泛的前景。同時,文化旅遊資源豐富,文化旅遊產業是朝陽產業,不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資源,就可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如電影《少林寺》等。
3、具有可行性。作為中原經濟區主體的河南,經濟總量全國第五。糧食產量連續11年全國第一,8年增產,7年創新高。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全國第一。中原城市群9城市的地區生產總值、經濟總量、綜合實力、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金融機構存款餘額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居中部其他城市群之首,僅次於成渝、山東半島城市群。中原城市群良好的發展態勢,已成為中原經濟區增長極,發揮著重要的牽引功能。河南與周邊區域,人文經濟相互滲透,構築中原經濟區有內在紐帶,地緣相鄰,交通相接,語言相通,民俗相近,易於融合共生。
4、具有緊迫性。縱觀全國八大經濟圈,2009年中央批准的14個區域發展規劃都沒有河南,河南面臨被邊緣化的危險。其他省份在新一輪區域發展中搶佔先機,曾經的中部塌陷似乎正在演變成中原塌陷。作為糧食大省,負有國家的安全責任,但是糧食增產豐收的比較效益越來越低。從自然科學角度來看。依據萬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與兩物體的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物體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那麼具有巨大體量的河南,目前的現狀是「三低」:人均水平低、產業層次低、城鎮化低。如果在發展上不上升到國家戰略層次,不盡快出一個紅槓桿,從萬有引力的定律的角度,不但會下滑塌陷得更快,還將阻滯周邊經濟的發展。如果實施晚了,撬動中原經濟區的成本就會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