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最佳方法:填埋焚燒問題多 源頭分類方治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2-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據悉,目前內地城市在處理垃圾時,大多採用填埋、堆肥及焚燒三種方式。但是,垃圾成堆、臭氣熏天、有害氣體……由此產生的種種尷尬問題令民眾擔憂不已,專家對此在表示強烈質疑的同時,亦指出,中國處理垃圾問題,源頭分類才是根本。

 朝陽區環衛工人李先生對本報表示,北京的垃圾處理一直都採用填埋方式,不過,在土地資源緊缺的大城市,尤其是寸土寸金的北京,想要找到一個適合做垃圾填埋場的大坑並非易事。

 另外,還要考慮它給周圍居民帶來的影響以及污染等問題;故此,多位專家均認為,填埋方式將難以為繼。

焚燒垃圾 民眾強烈抗拒

 至於堆肥及焚燒方式,在此間亦有多位專家指出其不足及缺陷,其中,焚燒方式引來爭議頗多,時至今日,在官方、專家及民眾之間仍無法就此達成一致。近年來,內地官方及專家明確地鼓勵以焚燒方式處理垃圾的做法,遭到民眾強烈質疑及抵抗,甚至導致一場又一場反垃圾焚燒運動在各大城市輪番上演。

釋二噁英 對人危害極大

 近日,有內地媒體報道了山西省大同市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垃圾處理過程,其在處理垃圾時公開透明的態度備受推崇,並被視為垃圾處理的一個「樣板」,然而,仍有為數不少的專家持反對意見。專家們認為,垃圾在焚燒時,釋放出的有害物質無法消除,如公認的一級致癌物二噁英,僅通過過濾、水洗或吸附法很難將其全部淨化,且即使很微量亦能在體內長期蓄積,對人體危害極大。

源頭分類 可慳大筆金錢

 本報記者就此採訪多位專家,他們均表示,無論採取何種方式處理垃圾,最根本還應在源頭進行分類,之後再進行綜合處理。全國政協委員、台盟中央委員會委員、環保專家駱沙鳴(見圖)在此間接受本報訪問時就表示,細緻的分類能節省政府的投入。他指出,按照清運1噸垃圾需花費150元人民幣計算,一年僅這筆費用就要花去近10億元,而這尚未包括垃圾無害化處理的費用。但如果前期能進行充分的分類,那麼政府可以少花很大一筆冤枉錢。他認為,政府應提供垃圾分類便捷設施及宣傳,引導和規範民眾對垃圾進行源頭分類。

乾濕分類 百姓容易接受

 至於如何進行分類,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陽生對本報指出,垃圾源頭分類意在實現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中國所產生的垃圾中水分約佔垃圾總量的60﹪,故他認為,源頭分類主要應分乾濕分類、危險廢物源頭分離兩種。乾濕分類主要是指將餐廚垃圾、農貿市場垃圾及賓館垃圾等水分較多的垃圾分離出來,而危險廢物垃圾則是將燈管、有毒有害電池等分離出來。他說:「乾濕分類相對較容易,百姓也容易接受。」

相關新聞
垃圾圍城 首都告急 (2010-12-26) (圖)
專家建言:合理利用 變廢為寶 (2010-12-26) (圖)
向港取經:專家促借鑒香港經驗 (2010-12-26) (圖)
最佳方法:填埋焚燒問題多 源頭分類方治本 (2010-12-26) (圖)
徽州古民居重現精氣神 (2010-12-22) (圖)
政府出資 搶回古民居 (2010-12-22) (圖)
港企搶先 開辦文化酒店 (2010-12-22)
「湖邊」古村 變身旅遊點 (2010-12-22) (圖)
新潮酒吧開進古民居 (2010-12-22) (圖)
網售個人資料猖獗 4千萬人私隱被出賣 (2010-12-20) (圖)
瞄準高消費階層 公眾防不勝防 (2010-12-20) (圖)
個案:醫院分娩後 母嬰機構來推銷 (2010-12-20) (圖)
法律界:洩密可囚三年 (2010-12-20)
中國萬官留洋受訓 思維增值接軌國際 (2010-12-19) (圖)
功課繁重 留學變相減肥 (2010-12-19) (圖)
深入社區觀察 了解異地民生 (2010-12-19)
個案分享:借鑒外國經驗 走出自己的路 (2010-12-19) (圖)
官員「下南洋」始自鄧小平南巡 (2010-12-19)
專家捧本土培訓:成本低獨具優勢 (2010-12-19)
尋找衰敗答案 重振溫州模式 (2010-12-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