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111南島語族遷徙路線擬申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福建省文物局局長鄭國珍(右一)對此次獨木舟的船員郭諾努伊(右二)十分欽佩,因為正是憑借他對天象、洋流、季風的觀察,將船隻沿著正確的方向導航。 香港文匯報記者李東波 攝

 福建省文物局局長鄭國珍表示,福建將積極推動「南島語族的遷徙路線」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並與相關國家聯絡,共同推動這一計劃。他認為,此次「尋根之旅」的成功,恰是一個很好的申遺題材。不過鄭國珍坦言,申遺將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由於「尋根之路」不僅反向證明了以福建為起點,南島語族向太平洋跨越5,000年的遷徙是可能實現的,同時,也證明了生長在祖國東南沿海的這些居民們五、六千年以來,一直具有海洋性,也就是創造了海洋文明。

 鄭國珍稱,海洋文明離不開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在海洋文明國中是佔有重要位置的,而且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將這個五、六千年前南島語族的海洋活動填補進中華民族海洋文明的歷史,加上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就可將整個中華民族的海洋文明聯繫起來。

 據福建省考古界專家介紹,福建的多處史前遺址如黃瓜山貝丘遺址、晉江庵山沙丘遺址、漳州東山遺址、福州曇石山遺址、平潭殼丘頭遺址等都與南島語族起源有淵源。據考古論證,福建東南沿海一帶的史前先民,即南島語族的祖先,最早從福建沿海一帶,順著季風到達台灣、菲律賓,再經由這些地區擴散至太平洋各島嶼定居,形成今天「南島語族」的地理範疇。

 據了解,這種史前的大遷徙約持續了5,000年,歷經了冰河世紀的氣候巨變以及海平面的大幅變動,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獨一無二的一次壯舉,中華文明得以進駐太平洋這個世界上最大洋面的中心,並繼續延續與創造著新的文明史。

 目前,「南島語族」地理範疇分佈在南太平洋到印度洋的上百個島國,包括1,000至1,200多種語言,其分佈地區東至太平洋東部的復活節島,西跨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北到中國的台灣島,南到新西蘭,屬於南島語系語言的人口約有2.7億人。

相關新聞
南島島語族 問祖中華 (2011-01-17) (圖)
勇士怒海擊浪 身心俱疲登岸 (2011-01-17) (圖)
波國議長盛邀 華募水手返航 (2011-01-17) (圖)
111南島語族遷徙路線擬申遺 (2011-01-17) (圖)
終見曙光:工聯助荔景170戶成功辦證 (2011-01-17) (圖)
立竿見影:地方推強硬政策 六萬戶終辦證 (2011-01-17) (圖)
產權糾紛:買樓太多懶看管 房子被賣竟不知 (2011-01-17) (圖)
新疆炒棉遇宏調 八成溫商虧血本 (2011-01-11) (圖)
棉花歉收價瘋漲 溫商亦自稱受害者 (2011-01-11) (圖)
中國秘境 巴丹吉林林美沙奇石怪 (2011-01-10) (圖)
50載航天路 譜悲壯輝煌 (2011-01-10) (圖)
最美大漠 矗立「珠峰」 (2011-01-10) (圖)
39萬畝胡楊一夜變色 (2011-01-10) (圖)
880歲神樹 傳火燒不死 (2011-01-10)
婦頭形奇石售價9600萬 (2011-01-10) (圖)
漠北江南 湖水四季恆常 (2011-01-10)
北方先民岩畫亞洲第一 (2011-01-10) (圖)
「中國秘境」位置圖 (2011-01-1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