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種遷徙,叫做「春運」—在短短40天內,億萬中國人將為了合家團圓踏上回家的旅途。他們如同候鳥般,不遺餘力地完成著一年一度集中式大遷徙運動,只為實現一個願望:回家過年。可是,在這場號稱世界級的遷徙中,鐵路部門卻因為年復一年的票難買、家難回而飽受民眾詬病。
為何鐵道部年年承諾解決一票難求問題,但難題卻始終未能解決?究其原因,還在於目前中國的交通網絡不足以承受短期內激增的旅客流量。截止2010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9.1萬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投入運營的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8,358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從鐵路的絕對規模看中國無疑稱雄世界,可是若按照13億人口平均,人均鐵路擁有里程僅7厘米,不及一根香煙長度,「香煙鐵路」如何能負擔起數億人的歸鄉路?
要想根治春運難題還應加快鐵路建設,特別是大力推進高速鐵路建設,令高鐵盡快連成網絡,充分發揮高鐵聯網的規模優勢,提高運營的效率。而在短期內鐵路運力不能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還應在如何合理調節運力、方便旅客購票途徑上下功夫。
雖然每年回家都是一票難求,但是卻很少聽聞有人因買不到票而未能回家的,這又證明鐵路公路運力還是能夠擔負起「春運」的重任,而買票難的關鍵在於各種「條子票」、「關係票」、「黃牛票」令火車票顯得供不應求。因此,鐵路部門必須嚴打票販子、取消售票特權,效仿航空實行實名制及網絡訂票,令購票環節徹底敞開在陽光下,公平的購票環境會讓旅客多一份理解,少一分抱怨。 ■洪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