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胡民樹已有50多年製作天燈的經驗。
在香港可以放風箏、玩遙控模型飛機,但說到要像台灣那樣在戶外點放天燈卻不行。要一嚐放天燈的滋味不是不可能,近距離欣賞天燈的手工藝更不需遠赴台灣,皆因有50年做天燈經驗的「天燈達人」胡民樹早前來港出席全港首個室內放天燈活動,並製作高8呎的大型天燈,讓大家一飽眼福。
天燈是自三國時代起流傳的習俗,代表著天上人間的交流及溝通。說到放天燈,平溪天燈節最能看到放天燈的盛況。「一放天燈,就是幾萬個的放。」胡民樹如是說。早前他出席「東港城.天燈節」百人祈福大典,當中邀請了過百名來自社會各年齡與階層的市民,包括小畫家、學生、長者及基層家庭,一同設計及施放天燈,為全港市民祈福許願。胡民樹更製作高達8呎的「兔年天燈王」,讓大家體驗大型天燈的魅力。若說到最大的天燈,必定是他在千禧年所放的——高18.9米、頂部直徑10米、底部直徑達5米——大型天燈,他的創舉已被列入健力士世界紀錄。
至於天燈的結構,胡民樹說可分主體與支架兩部分。「主體主要用棉紙或油皮紙糊成,支架用竹篾組成,口圓袋方,大小各異。最底層支架的中央就綁有一塊沾上煤油的粗布或金紙,在放飛前點燃,隨後把天燈按於接近地面處,待粗布或金紙燃燒而產生熱空氣令天燈飛升上空,如果天氣良好,底部煤油燒完後,天燈便會自動下降。」
胡民樹在台北平溪長大,而平溪天燈節的天燈大多出自他的手。「在平溪放天燈,會選擇在山區,最早可追溯至清朝道光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即使下雨也可以放天燈,一般能在空中停留5至8分鐘,大概飛3至5公里。看見天燈,就知道是平安。」
做天燈延續傳統
胡民樹在8歲時已開始玩天燈,多年來製作天燈的堅持,源於希望令這個民間傳統能繼續下去。「這習俗若然沒人知,那就太可惜。這令我做天燈時有一種使命感,要完美完成。」他更想將天燈往外推廣,而他的努力也沒白費。「以前沒有人會買天燈,現在已有小天燈並引伸出其他相關產品。小學生在畢業前都會做天燈。」
與台灣民眾相比,港人對天燈的感覺比較陌生,能夠在天燈上加入自己的創意無疑是嶄新的嘗試。曾在「聯合國2008國際環境衛生年美術設計創作比賽」奪得「香港賽二等獎」和「世界賽三等獎」的何裕欣,早前在天燈畫上《如魚得水》的吉祥圖畫。她說這是她第一次在天燈上畫畫,比在平面繪畫的難度更高。「天燈體積大,4呎高。畫的時候要翻轉椅子,然後把天燈套上才能畫。」四面的圖案相互連貫,懸掛起來更具立體感。表達平安的天燈,或許能重新燃點香港人的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