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伍士銓(前)聯同馮靜波(後)一同研發出「尋寶地氈」與「黃金探測儀」,兩者均可用於確定地底下埋藏黃金的位置。香港文匯報記者潘政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婷)在中美洲哥斯達黎加附近、位於太平洋沿岸的一個神秘小島—「可可島」,據說古代是海盜的避難所,他們喜將寶藏埋藏於此,包括兩尊極為珍貴的聖母瑪利亞手抱聖嬰純金雕像,以及大批價值連城的珠寶。這些珍寶一直長埋地底,有「火星鉗之父」之稱的香港牙科醫生伍士銓與兩位英國專家,決定組成尋寶團隊,並於今年年底前赴當地「掘金」。伍更會帶備他與本港著名X射線工程師馮靜波共同研發的「尋寶地氈」與「黃金探測儀」,以增勝算。
伍士銓介紹說,於19世紀20年代初,秘魯人民因反對西班牙國王統治,結果發生叛亂,有人從一座大教堂搶來了大批珍寶,並於1821年由海盜湯普森帶到可可島上收藏,故可可島一直是世界各地尋寶家、探險家欲征服之地。早於1949年,已有荷里活演員帶同數十人到可可島上尋寶,惜無功而回。另可可島之所以聞名,是因為著名電影《侏羅紀公園》大部分片段均在島上取景。
以電磁波測地下金屬信號
伍士銓直言,本身對黃金根本就沒有興趣,家住千呎大宅的他,早已不愁衣食,他之所以加入尋寶行列,與他醉心創意發明大有關係。伍士銓曾以他自己研發的機械人,擊敗世界其他探險隊伍,獲准以他的小小機械人進入埃及胡夫金字塔;過往他發明的岩芯取樣器亦被歐洲太空總署帶上火星使用。他希望利用自己的發明,揭開宇宙間不同角落的神秘面紗。
為協助上述兩名英國專家到可可島尋寶,伍士銓聯同馮靜波一同研發出「尋寶地氈」與「黃金探測儀」,兩者均可用於確定地底下埋藏黃金的位置。「尋寶地氈」是一張邊長5英尺、正方形的電磁墊,其周圍由銅線連接,可發出電磁波,用於偵察地底下8英尺範圍內的金屬信號。而「黃金探測儀」則是一支「士的」狀、直徑25毫米的儀器,一旦「尋寶地氈」探測到該處有金屬信號,探險隊便會透過「黃金探測儀」的內置鏡頭觀察地底下的物體,並接通電極的電流,確認該物體是否金屬,如以上各樣均呈「正面」反應,最終才會通過鑽頭取樣,確認該物體是否黃金。
偕2英國科學家留島3天
兩項發明均由伍士銓負責設計、構思,並由馮靜波製作。伍士銓及兩位英國尋寶者、科學家莫羅爾(Mike-Thomas Munroe)、韋赫德(Shaun Whitehead),計劃於今年年底遠征可可島,每人各自資約2萬港元,在島上展開為期3天的尋寶之旅。
憂黑社會避猛獸留船夜宿
伍士銓表示,這次的探險具有一定危險性,因為島上可能住有野獸,因此探險隊不能留在島上、須回到船上度過黑夜;加上,島上的寶藏價值數以十億計,因此當地「黑社會」對這次尋寶之旅亦虎視眈眈。
據悉,伍士銓的隊友莫羅爾已獲哥斯達黎加政府的許可,尋找遺失了的寶藏,如真的發現寶藏,莫羅爾可獲分其中1/4。但伍士銓卻表示,大隊一旦發現黃金,他本人將會立刻離開可可島,因為醉心科學研究的他「對黃金一點興趣都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