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高端訪談)李揚:中國量化緊縮回應美狂印鈔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1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著名經濟學家李揚向香港文匯報指出,金融海嘯對世界經濟的衝擊不能低估,未來五年甚至十年內,全球經濟很可能持續處於低速增長、劇烈波動,以至多次探底的狀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領域與不同的機構,可能接續出現新問題。對此,中國政府有清醒的認識,並制定了多種應對防範措施。目前,對應美國的量化寬鬆擴張性政策,中國正實施「量化緊縮」政策予以對應。他並強調,中國應以上世紀日本未能很好把握經濟騰飛後的整固機會為戒,不要錯失鞏固提升整體國力的戰略機遇期。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建華、楊帆、何凡

 李揚表示,導致此次國際金融危機的「舊患未除」,「新憂又至」。因此,世界經濟的恢復,不僅需要消除導致此次危機的基本因素,還須消除救助危機過程中所採用的非常規措施引起的副作用,但目前這兩方面的進展都不樂觀。

全球經濟失衡美國要負主責

 李揚表示,危機的原因可從實體經濟和金融經濟兩個層面分析。在實體經濟方面,危機就是全球經濟失衡的格局長期存在且固定在一種狀態上,並愈演愈烈。全球經濟失衡的主要表現就是一些國家長期貿易逆差和債務積累,另一些國家則長期貿易順差和債權積累,且這一狀況持續惡化。美國自1971年出現戰後首次貿易逆差以來,基本上沒扭轉過貿易逆差狀況,但長期保持在佔GDP2%以內的安全區間。然而,進入本世紀以來,情況日漸嚴重,該比例在危機爆發前已接近至7%,因此,美國對於全球經濟失衡難辭其咎。

 對於將此現象歸咎於中國的「中國責任論」,李揚指出,這是片面的。從歷史上看,全球失衡的逆差方始終在美國一方,而順差國則順次由不同國家擔當,包括最早的日本、德國,之後的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虎,及至中國。在這種長期失衡格局中,美國處在強勢一端,它握有國際儲備貨幣發行的權力,可通過發行儲備貨幣等金融手段來彌補逆差。因此,糾正全球失衡,美國須承擔主要責任,並應該對其發展方式、經濟結構和宏觀政策進行調整。但是,美國並未這樣做。目前美國採取的QE2(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及可能的QE3,完全就是「禍水東引」的老故事。因此,應對QE2的不利衝擊,中國只能實行量化緊縮。

 這場金融危機的金融原因,李揚指出主要表現為美國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疏遠化、過度槓桿化和泡沫化,監管缺失及不合理的國際貨幣制度。依托目前「沒有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國的危機迅速向全世界傳導。現行的國際貨幣體系,本質上保留著布雷頓森林體系那種以美元為主導的結構,但失去了對儲備貨幣發行國的責任要求和政策約束。近來關於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諸種方案,其實質都是讓儲備貨幣發行國承擔應有的責任並重新被套上「韁繩」。但如果了解當年美國何以堅決拋棄布雷頓森林體系,就知道這些方案均沒有可能實現。

中國須參與制定國際新規則

 李揚強調,中國須積極參與國際新規則的制定過程。「在當今世界上,中國處於債權人地位上。債權人最需要的是有秩序,守秩序,而且不能由別人制定秩序,因此,我們必須參與國際經濟新規則的制定過程,充分反映我們的利益與訴求。」

 他表示,此次危機雖然暴露出發達經濟體的金融發展存在過度的問題,但中國金融改革的速度不會減慢,更不會停止。「利率市場化,資本項目可兌換以及人民幣匯率彈性化等,是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最重要的市場化改革方略之一。」

相關新聞
內地百物喊漲 港商紛走東盟 (圖)
調查:三成原中國訂單轉往越南
(高端訪談)李揚:中國量化緊縮回應美狂印鈔 (圖)
富貴情侶花6.8萬 總統套房嘆一晚 (圖)
內地通脹高企 情人節求實惠 (圖)
菲人質慘劇 港警制模型查死因 (圖)
內地搶註香港地名 「元朗」歸珠海 (圖)
中國志願者成功降落「火星」 (圖)
全國鐵路啟動一個半月安全大檢查 (圖)
于幼軍任南水北調辦副主任 (圖)
穆巴拉克30年涉榨700億美元 (圖)
埃及國寶歷劫 18件珍寶遭掠 (圖)
曾俊華:既善用儲備亦居安思危
民建聯促財政預算案解住屋問題 (圖)
香港寒流春雨「夾擊」 復課隨時爆流感 (圖)
內地缺工企業欲去東南亞招人 (圖)
造謠引萬人出逃 江蘇拘兩嫌疑人 (圖)
馬鞍山屋苑升降機撞簹驦池阰袬翿w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