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縱論香港:彭清華全面揭示「十二五」為港帶來巨大機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彭清華在中聯辦新春酒會上致辭。新華社

柳頤衡

 彭清華主任在中聯辦2011年新春酒會上發表題為《借力「十二五」,譜寫新篇章》的致辭,這篇致辭回顧了國家與香港經歷過的極不平凡的2010年,強調今年是國家「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十二五」宏偉目標的實現,需要香港的積極參與,也必將給香港發展帶來新的巨大機遇。香港社會對國家制定「十二五」規劃表現出極大的關注,彭主任的致辭,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十二五」為港帶來的巨大機遇,對香港社會各界抓住「十二五」機遇,加強對香港未來發展的長遠謀劃,進一步明確自身發展目標和路向,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融入國家建設,在促進國家發展中不斷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都具有深刻的啟示意義。

香港服務業將在國家產業結構轉型中大顯身手

 第一,彭主任指出,「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把推動服務業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香港服務業產值佔經濟總量的九成以上,人才集中,經驗豐富,一定會在國家產業結構轉型中大顯身手。

 發展服務業是「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點,目標是2015年服務業佔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一半,這意味著在2015年以前,服務業佔GDP比重需要增加近7個百分點。這個目標不但為推動服務業發展,同時也要通過推動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如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營銷和品牌管理等,加大製造業和服務業的融合力度,令內地製造業從低端的加工升級到價值鏈的高端。雖然外商對內地服務業市場同樣虎視眈眈,但港商憑藉地理、文化上的優勢,加上多年來累積對內地市場的認識,以及國家政策上的優惠待遇,香港的服務業一定會在國家產業結構轉型中大顯身手,特別是香港近年著力發展的多項優勢產業,如創新科技、創意產業、檢測及認證等。港商應充分利用CEPA及《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帶來的各項開放措施,借助內地服務業發展的勢頭,透過為內地企業提供服務或與內地企業建立夥伴關係,在內地拓展業務。

 香港將在粵港澳區域發展中發揮龍頭作用

 第二,彭主任指出,「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實現地區均衡和可持續發展。香港利用獨特的區位優勢和「三個中心」的特殊功能,一定會在粵港澳合作和「珠三角」區域發展中發揮龍頭作用。

 「十二五」規劃把深化粵港澳合作納入發展重點之一,提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並明言會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增強產業創新能力,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去年4月7日,在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的見證下,香港特首曾蔭權與廣東省長黃華華在北京共同簽署《粵港合作框架協議》。該協議首次強調建設以香港金融體系為龍頭的金融合作區,將粵港建設成世界級新經濟區域和城市群。深化粵港澳合作的戰略已從致力於產業合作,向共同打造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轉變,合作領域已從經貿為主向經貿、社會、民生合作並重轉變。當前深圳前海、深港河套、珠澳橫琴、廣州南沙等重點合作載體建設,是粵港澳三地深化服務業合作、的重要內容。在重點合作建設項目方面主要有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速鐵路、港深西部快速軌道、深港東部通道等跨境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對此,曾特首2月16日在禮賓府與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會面,都認同粵港合作有進一步加強的空間,並希望港深機場連接鐵路、港珠澳大橋等多個跨境基建納入「十二五」規劃後,可以加快這些基建工程的推動工作。

國家擴大內需為香港帶來巨大商機

 第三,彭主任指出,「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堅持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戰略,逐步使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香港作為高度外向型的工商城市,連續十七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一定會捕捉這一巨大商機而大有作為。

 「十二五」期間國家整體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其中主軸是「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而且又以「擴大內需」為主要戰略。同時,隨著內地經濟發展,中產階層急速擴大,居民的消費能力不斷提高,房屋、轎車、食物、時裝、旅遊正成為追求高檔次、名品牌、高質量目標,這給香港帶來無限商機和龐大市場。香港的服飾衣履、電子產品、鐘錶珠寶、家庭用品和食品等等,都對內地消費者有巨大吸引力。對於很多內地消費者來說,香港產品不但是時尚潮流的代表,更是素質的保證。同時,為配合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特區政府會加強與內地的合作,積極協助港資企業開拓內銷的商機。

香港在國家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與合作中發揮作用

 第四,彭主任指出,「十二五」期間,國家將繼續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進一步融入全球化經濟格局之中。香港憑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廣泛的國際市場聯繫,一定會在國家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與合作的進程中,發揮平台和橋樑作用。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過程中,中國進一步縮小了同世界主要經濟體、主要大國的實力對比差距,具備了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多作用的能力和資格;同時,隨著中國發展同國際體系的逐步融合,中國經濟受國際環境的影響也愈加明顯,而現有的體系和規制又存在著明顯不公平、不合理、阻礙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因素,因此中國登上治理全球經濟事務的中心舞台,是自身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對中國而言,更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在這個舞台上舞出最恰當的舞步。香港憑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廣泛的國際市場聯繫,在國家參與全球經濟治理與合作的進程中,其平台和橋樑作用更加凸顯。

 香港憑藉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十二五」期間將進一步發揮內地與國際市場連接的中介和橋樑作用,進一步成為內地企業「引進來、走出去」最理想的平台。香港企業的國際市場網絡遍及全球,加上香港商人敏銳的觸角,以及跟外國客戶長期的緊密聯繫和溝通,香港可以在產品設計、研究開發、品質控制、市場推廣、運輸物流、增強企業管理等方面,為內地企業提供增值服務,優化企業形象和管治,提高內地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內地企業更可利用香港提供的商貿服務,作為擴充業務的平台,開拓國際市場。

 彭主任在致辭最後表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在下個月審議「十二五」規劃,他由衷祝願香港各界同心同德,借國家「十二五」東風,譜寫香港發展的新篇章!這一良好祝願,正揭示了香港借力「十二五」譜寫新篇章的美好前景!

相關新聞
社會政策:民記新書談關愛 邀10專家析民生 (2011-02-18) (圖)
不得安生:支聯會又搞追思會 司徒華「忙過」生前 (2011-02-18)
自相矛盾:袋巾吹雞攻選委會 稱非為選特首鋪路 (2011-02-18)
縱論香港:彭清華全面揭示「十二五」為港帶來巨大機遇 (2011-02-18) (圖)
廿四味:李怡反共反昏了頭 (2011-02-18)
增進交流:齊盼跨境基建快上馬 特首託港區人代建言 (2011-02-17) (圖)
傷口灑鹽:蕭若元爆「A小姐」真身 網友鬧賤格 (2011-02-17)
毋懼挑戰:龐愛蘭歡迎蔡耀昌「復仇」 (2011-02-17)
香江透視:香港應著力於中國特色民主 (2011-02-17)
把脈香港:香港對平等選權的誤區 (2011-02-17)
踩上心口:太上黃狙擊搶票 馮檢基「三無」應對 (2011-02-16) (圖)
長遠規劃:經濟動力10將戰區選 (2011-02-16) (圖)
罕有聯手:嫌官員照稿讀 葉太罕有幫大0舊 (2011-02-16) (圖)
來論:《蘋果日報》仇視內地遊客與「台獨媒體」如出一轍 (2011-02-16)
廿四味:香港要積極綢繆加快發展 (2011-02-16) (圖)
認識國情:友協50人代政協 與中學生縱論國是 (2011-02-15) (圖)
加強宣傳:設網站增人代委員認知度 (2011-02-15)
雙喜臨門:新民黨員破300 周日落腳荃灣 (2011-02-15) (圖)
大吐苦水:不見陳家強 大輝不死心 (2011-02-15) (圖)
縱論香港:「超級區選」議員修訂方案不可取 (2011-02-1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