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為人類最普通、最古老的溝通方法。筆者近日收到友人電郵,從附件網址閱覽某組織覆函某大學採訪事宜,內文說:「一個互惠互利的做法,就是接受訪問後,要做一次服務。」(服務意指為義工性質工作)、「但真的要提醒一句,接受訪問不是『奉旨』的。」此信無疑「我手寫我口」,引起公關風波不足為奇。
公文難寫,自古皆然。尤其現代人書寫傳統書信的機會越來越少,公司與公司之間連絡追求效率,傳真、電郵逐漸成為聯絡的主要方式,惟僅傳遞上的差異,當中原則如書信的結構敬語稱呼還是應與傳統書信一樣。
公文書寫講究社交禮儀
對什麼人說什麼話,說什麼事用什麼筆調。筆者就學於珠海書院時,教授應用文的莫雲漢老師不止一次提醒書信最重得體。寫信是文化素質和個人涵養的基本體現,職場信件不僅代表個人意見,有時更等於公司立場,內容除業務性質外,也包含社交禮儀,讓彼此維繫友好關係。
筆者閒時喜搜集前人書信,毛澤東的值得多看,1942年12月13日致函時任陝甘寧邊區政府財政廳廳長的南漢宸稱:「漢宸同志:後送各件收到,甚慰。擬再請你對糧食、稅收、貿易、金融、財政、供給等項幹部在自己工作中應注意之點(應興應革),每項寫一千至一千五百字左右給我,以插入報告中教育幹部,對於你今後的工作有大助益。此次高幹會主要需要教育材料。在三至四天內送我即可。敬禮!毛澤東,十二月十三日夜。」另1951年1月22日致函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主席張瀾說:「表方先生:西南局書記鄧小平同志給我的報告一件,送上請察閱(可要您的秘書念給您聽),可以看出西南工作的一般情況。閱後請予擲還。先生身體好嗎?甚為繫念。順致敬意。毛澤東,一月二十二日。」國家領導行文筆調猶為如此,身為職場人士怎能不為個人筆桿增添「墨水」。 ■劉理建
|